[发明专利]背光模组的外框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7181.3 | 申请日: | 200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欣欣;黄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 羽 |
| 地址: | 21500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的外框,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便拆卸式背光模组的外框构造。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通常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中,为其提供发光光源。背光模组的外框通常是借助上框和背板相互扣合以固定住装设在外框内部的元件。在组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重工返修而将外框打开,因此背光模组外框的组装构造的设计方式是否便于组装及拆卸,将会严重影响到成品良率及生产速度。
传统背光模组外框的组装构造多设计为卡勾式定位,其中使用相当多个卡勾。图1中显示一现有卡勾式背光模组外框的构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现有的背光模组外框是由一背板11与一上框15组合而成,其中背板11的侧壁110上设有若干个背板卡勾12、13、14,而上框15的对应位置上则形成有上框方孔插槽16、17、18。组装时是将背板卡勾12、13、14插置于相应的上框方孔插槽16、17、18内,以达到固定上框15及背板11的目的。
上述的卡勾式组装构造,为保证整个结构紧凑及配合到位,往往将卡勾与方孔的配合尺寸设计得较为紧凑,这将导致操作人员在拆卸时非常困难,需要将整个背光模组抬高,增加了操作复杂度且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如操作不慎还会造成显示器的光学膜片(Optic Films)上下移位或碰撞刮伤等不良后果,进而降低生产线良率及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拆卸式背光模组外框的组装构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外框,具有便拆卸式的组装构造,可提供便利组装与拆卸的优点,以降低拆装难易度及提高拆装速度、减少操作时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的外框,包含有:一上框及一背板,其中上框具有一个第一上框侧边、两个第二上框侧边及两个枢转部,这两个第二上框侧边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第一上框侧边,这两个枢转部分别设置于两第二上框侧边。背板具有一个第一背板侧边、两个第二背板侧边及两个轴接部,这两个第二背板侧边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第一背板侧边,这两个轴接部分别设置于两第二背板侧边。其中上框的这两个枢转部与背板的这两个轴接部相互对应,并且相互连接而形成两个枢轴转动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便拆卸式背光模组外框是在上框两侧边的一端分别设计有一枢转部,并于背板相应位置设计开槽状的轴接部,可供枢转部插置于其内,相互连接而形成两个枢轴转动结构。这样设计的便拆卸式组装构造能改善传统背光模组外框于组装或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其中的光学膜片移位及面板刮伤等问题,并便于操作人员组装与拆卸,以降低拆装难易度及提高拆装速度,并减少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卡勾式背光模组外框的组装构造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外框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外框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外框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外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2与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其提供一种便拆卸式背光模组的外框,外框包含有一上框20及一背板21,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及大小,可相互结合而构成背光模组外框。
上框20可以由适当的材质加以制做而具有适当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上框20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上框20为矩形状,具有一第一上框侧边201、两个第二上框侧边202及两个枢轴部26,其中这两个第二上框侧边202互相平行,并且大致上垂直于第一上框侧边201,且这两个第二上框侧边202的一侧末端分别邻接于第一上框侧边201的两侧末端。但此仅为本案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其它形式的配置方式也可采用。
如图2所示,每一第二上框侧边202分别具有一外侧表面2020,每一枢轴部26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上框侧边202的外侧表面2020上,其可以是向外突出的枢销或轴状凸起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枢转部26为一个轴状凸起,并向外突伸。并且两个第二上框侧边202外侧表面上的枢转部26是位于一转动轴线上。根据本实施例,这些枢转部26分别位于两第二上框侧边202的邻接于第一上框侧边201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