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塑立体结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6126.2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庭南;赖宗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庭南;赖宗伸 |
主分类号: | D21J5/00 | 分类号: | D2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1501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结构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纸塑立体结构制造工艺,尤其是一种电子器件纸塑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以该工艺制得纸塑容器。
背景技术
纸塑立体结构,即纸塑容器,常用于食品包装,电子器件包装等,应用范围广泛,需求量大。
公开号CN2317075描述了一种纸容器压模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可垂直移动的公模块和母模块,公模底面形成配合之容器区隔肋突起形状的肋槽,而母模块的升降模板顶面形成相对配合的肋型块,该实用新型利用公模块与母模块对合压挤,直接压模成型出具有区隔肋的纸容器。但是这种压模成型工艺仅适用于肋槽的形成,并不适合于纸容器整体的加工成型。
公开号CN1297086描述了一种纸浆模塑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传统的抄纸工序,包括将纸浆料供给于具有吸引通道的抄纸模具的抄纸面,通过吸引通道吸引纸浆料并在抄纸面上堆积纸浆而形成湿润状态的成形体,然后对其进行脱水工艺。在脱水工艺中,由于若使成形体的含水率降低,则需提高加压力,故纸浆容易陷入抄纸网,在成形体的表面上残留网的痕迹故使得干燥后产品的外观变差。然而,在上述专利中,仅给出了对浆料加温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出的方案是对其脱水工艺进行了改进。
另外,公开号CN1353786描述了一种抄纸用模具,模具在抄纸部的内面配设网,网采用特定的形式固定在模具上以解决网可能相对于抄纸部的移动,从而使产品在某些位置壁厚不均匀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纸塑容器加工工艺有几点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先,对于抄纸工艺,普遍采用的抄纸网容易使产品表面产生纹路,尚未有更行之有效的解决产品表面光洁度的方法;第二,以传统工艺只能加工形状比较简单的纸塑容器,因为抄纸网难以固定在结构复杂的模具上,而如果采用整体焊接抄纸网则不易于拆卸;第三,无法完全屏弃抄纸网;四,传统的吸浆工艺采用固定式吸浆,仅向模具的一个方向施加负压,容易造成产品厚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纸塑立体结构制造工艺,制成的纸塑容器具有多数个凹凸结构,且产品表面光洁平整。
本发明又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工艺制造的纸塑容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塑立体结构制造工艺,包括将纸塑模具置于浆槽中,通过吸浆通道对纸塑模具进行吸浆,成形体经脱水制得纸塑立体结构,其中,所述的纸塑模具包括形状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叠置在下模具上,且上、下模具间留有供纸浆通过和存留的间隙,纸塑模具表面设有多数个吸浆孔,至少有一部分吸浆孔处设有吸浆通道对纸塑模具进行吸浆。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在模具上安装抄纸网进行吸浆的抄纸工序,而利用上、下模具叠置构成的间隙,通过吸浆使纸浆滞留在该间隙内,从而经过对成形体进行脱水制成本发明的纸塑立体结构。上模具的下表面构成纸塑立体结构的内表面,而下模具的上表面构成纸塑立体结构的外表面。由于不使用抄纸网,而是表面光洁的上、下模具,即使采用较大的负压进行吸浆,制得的成品表面也非常光滑,产品外观效果良好,成品率更高。
所述的上模具上设有多数个凹凸结构,下模具上设有多数个与之对应的凹凸结构。本发明能够制造结构复杂的纸塑立体结构,如果采用抄纸工艺,将抄纸网覆盖在结构复杂的模具表面,必然使得抄纸网难以固定,除非采用全焊接的技术,这又会造成拆卸困难,因此抄纸工艺一般仅局限于制造结构简单的纸塑容器。而采用上、下模结构,利用上、下模间隙成型纸塑容器,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所述的上模具形成有多数个凸脚,下模具形成有多数个容纳凸脚的凸穴。这是针对一些有特定用途的纸塑立体结构而设计的,例如电子器件包装容器,一般要求容器能够站立在平面上,真正达到立体效果。
为了使上、下模具在叠置后不仅留有形成纸塑立体结构本体的间隙,还要构成纸塑立体结构完整的侧沿,所述的上模具在四角处外翻形成挡边,下模具在四角处形成相匹配的缺口,上、下模具叠置时,挡边与缺口拼接成同一平面,构成纸塑模具的侧表面。
纸塑模具的表面具有多数个吸浆孔,在对部分吸浆孔进行吸浆时,必须保持其他吸浆孔处于开放状态,以形成一个流通回路。并且为了使吸浆更加顺畅,本发明在纸塑模具的多个表面均设有吸浆孔。上、下模具上的吸浆孔位置可以对应,也可以错开。
所述纸塑模具侧表面上的吸浆孔,为分别设在上、下模具上的吸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庭南;赖宗伸,未经李庭南;赖宗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的风扇调速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数字影音处理的影像卡、影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