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冻干纳豆的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46112.0 申请日: 2007-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1120762A 公开(公告)日: 2008-02-13
发明(设计)人: 杨晓彤;杨庆尧;冯慧琴;糜可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02 分类号: A23L1/202;A23L1/211;A23L1/29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巍
地址: 2002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冻干纳豆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冻干纳豆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Natto)原是日本的传统食品,食用历史已逾千余年。1986年,Sumi,H.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筛选抗血栓药时发现,纳豆含有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能强烈溶解血栓,且口服有效,常食纳豆可预防血栓发生,是現今人们预防血栓最受欢迎的保健食品之一(Sumi H.et al:Experientia 1987,43:1110-11;Acta Haematol1990,84(3):139-43;Biol Pharm Bull 1995,sep;18(9):1194-6)。

但纳豆有一股奇臭味,食用时需要拌加芥末和液体调味料(汤包),以掩盖臭味,增加風味。即便如此,不少人仍不願食用。另外,纳豆保存需要冷藏,携带不便。为此,有人将纳豆烘干,以干纳豆形式供应市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1105234.1:纳豆保健粉的生产工艺;申请号:01131236.x,纳豆口嚼片)。纳豆经烘干后,臭味有所减少,但质地坚硬,咀嚼困难,尤其是纳豆中最重要的保健成份一纳豆激酶会因高温干燥而损失。已知纳豆激酶在60℃以上即会失去其溶栓活性(Sumi H.et al:Experientia1987,43:1110-11)。

迄今,在纳豆生产过程中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已有下列报道:

一:“活性纳豆浓缩素的生产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03127611.3),该专利用冷冻干燥保存了纳豆缴酶活性,但它冷冻的是纳豆的浸取液,不是纳豆本身。

二:“一种纳豆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27740.5),该专利应用的是直径为2-3mm的大豆粉碎物,另需用氯化锰、氯化钙、氯化纳等溶液浸泡,发酵、冻干后灌入胶囊应用,并非用整粒冻干纳豆作即食品。

三:“低能量营養食品冻干纳豆餐包”(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13321.0),该专利产品虽亦是即食品,但它除含有纳豆外,另混有10-40%的谷物、海产品、蔬菜、水果、调味料、辛香料及抗氧化剂等组成分,其成品的形态为方块、圆柱形或异型,亦非用整粒冻干纳豆作即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一种既能保持营养成份、又携带方便的纳豆即食食品生产方法。

本发明则将纳豆作冷冻干燥(Freeze-drying)处理,制成冻干纳豆。由于冻干纳豆是在低温冰冻条件下干燥的,其溶栓酶--纳豆激酶不会失活。另外,纳豆经冻干后,质地疏松,老年人也能咀嚼食用。

本发明在纳豆生产时另添加了调味剂,使冻干纳豆具有咸、鲜、甜等多种風味,可作即食食品,方便食用。同时,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调味料也是纳豆菌的营養成分,在黄豆中添加了这些调味料,促进了纳豆菌的生长,使之产生更多的纳豆激酶。

通常,纳豆在保存时水分易散失,需用塑料盒或塑料杯包装。本发明冻干纳豆系干品,不存在水分逸失问题,可用纸杯或纸筒包装,不污染环境。

纳豆由黄豆发酵而成。其常规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黄豆经浸泡后蒸熟,然后,接种纳豆菌种(Basillus subtilis(natto),置37℃下孵育24小时,即可。

本发明对纳豆作了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处理,即先将纳豆在零下30-40℃预冻,让纳豆中的自由水冻结成冰,然后在低温条件下抽真空,使真空度达1-10帕(PA),这时纳豆中的冰会很快升华,24-48小时后,新鲜纳豆即被加工成冻干纳豆。

冻干纳豆的生产工艺如下:

黄豆浸泡、蒸煮、加调味料、接种纳豆菌、发酵培养、冷冻干燥、冻干纳豆、室温贮存。

由本法制得的冻干纳豆,不同与在高温下干燥的烘干纳豆,由于冻干纳豆是在-30-40℃温下进行的,因此其纳豆激酶不会失活,经测定:冻干纳豆中仍保留着全部的纳豆激酶,仍对血栓具有强烈的酶解活性(見图1)

本发明另发現:在接种纳豆菌前添加调味料,不会影响纳豆菌的正常发酵,也不会降低纳豆中的溶栓酶的活力:从而可制得甜、咸、鮮等多种口味的冻干纳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冻干纳豆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黄豆,清洗后用2-12倍量w/v的水浸泡10-16小时,浸泡期间换水1-3次;

(2)浸泡后的黄豆,沥去浸水,置压力锅内于0.5-1.1Kgf/cm2,蒸煮15-30分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