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毛织物的防毡缩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6052.2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霞;滕伟华;邱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毛 织物 防毡缩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防毡缩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羊毛织物的防毡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的存在,造成羊毛织物在洗涤过程产尘毡合、收缩和起毛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最为基本的就是如何实现羊毛织物的防毡缩。羊毛织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防毡缩的目的,其依据是建立在如何减小羊毛鳞片层定向摩擦效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即聚合物法、氧化-聚合物法和蛋白质酶法。这些方法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损伤羊毛。
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气态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相比,较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不耗水、不用化学试剂等优点。但是由于很久以来,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一直是在低压或真空中进行,生产成本很高,在相对低附加值的纺织品生产中无法采用,纺织品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真正的工业化应用几乎没有。为此,国际上最近几年来正在积极开发常压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在线处理纺织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毛织物的防毡缩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而且环保。
本发明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处理方法,是将羊毛针织物放在相对湿度90%以上的湿环境中平衡24小时后,置于位于喷头正下方的传输装置上,使试样能以一定速度水平通过喷头。在相对湿度大于90%的湿环境中使用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匀速运动的湿平衡后的试样。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环保,不影响羊毛本身的强度,工艺简单,效率高,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羊毛纤维的原样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羊毛纤维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干燥器中放入水,羊毛针织物(30支双股毛纱织成的纬编平针针织物,密度:82针/10cm;克重:190g/m2)放在隔板上面,不要碰到水面。尽量使干燥器密封,放置24小时,使羊毛完全吸湿,含水率达26.6%。
首先调节常压等离子处理参数,然后将湿平衡后的羊毛针织物置于位于喷头正下方的传输装置上,使其能以一定速度水平通过喷头。再将处理喷头和整个传输系统都封在一个较为密封的环境中,调控相对湿度使喷头和羊毛针织物处于相对湿度尽量高(达90%以上)的环境中进行处理。试样每点处理时间约为2s左右。
性能测试结果:羊毛纤维的原样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见附图1,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见附图2,原样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13.5%,处理样为8.7%。可以看出,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基本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防毡缩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离合器接合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气预热式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