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761.9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华勤;顾国骏;陶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 明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启闭 脉冲 除尘器 顶部 检修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开启、关闭及移动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启闭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脉冲袋式除尘器,在除尘器顶部设置了一定数量用于检修及更换滤袋的顶部检修门,检修门的大小要便于人工搬运操作,不能过大过重,受此限制,该检修门在数量上就设置得相当多。如用于大中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顶部检修门就设置了几十个甚至百余个,这样既增加了除尘器的漏风量又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而顶部检修门在设计上应留有一定的门框间距,该间距下面不能布置滤袋,受其影响则增大了滤袋之间的距离,增加了除尘器的占地面积。
对于脉冲袋式除尘器来说,一扇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由于重量较重,需要两个人一起搬运,因此劳动强度比较大。当除尘器体积越大时,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数量就设置得越多,劳动强度就越大,随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除尘器顶部检修门数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它解决了除尘器顶部检修门数量多,漏风量大,检修工作量大以及除尘器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它包括除尘器顶部检修门,它还包括车架和车轮,固定轨道,由杆件、吊杆和轴承组成的起重组件,以及固定绳;
所述车架构成小车框架设置在小车中间,车轮安置在小车底部,车轮与车架连接,车轮还与位于其下方的固定轨道相接触;
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安装在除尘器顶部,并安置于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二侧;
所述起重组件设置在小车上部并安装在车架上,起重组件的杆件一端与吊杆上端连接,起重组件的杆件中部随时与固定绳相接,吊杆下端装有吊钩,起吊时与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相接;
所述固定绳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设有固定钩随时与起重组件相接。
本发明的检修门启闭小车安置在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面,可以在除尘器上面起吊、移动除尘器顶部检修门。本发明的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具有起重功能,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轻松地起吊除尘器顶部检修门;在小车中间设置的车架作为小车框架,起到固定及稳定整车的作用;在小车下部设置的车轮可承载整车及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重量。
使用本发明的检修门启闭小车,完全可以取消人工直接搬运,仅需要一个人操作启闭小车就可以开启、关闭和移动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省时、省力,而且减少了人员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起吊除尘器顶部检修门,使得起吊重量显著增加,顶部检修门的大小完全不受人工直接搬运的限制,一扇顶部检修门的面积可以成倍增加,由此大大地减少了顶部检修门的数量。顶部检修门之间的间距随着顶部检修门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可供滤袋布置的面积得以增加,从而减少了除尘器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启闭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检修门的小车,它包括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还包括车架4、车轮2、固定轨道7、起重组件1以及固定绳3。起重组件1由杆件11、吊杆5和轴承组成。
车架4为框架结构,所构成的小车框架设置在小车中间。车轮2安置在小车底部,车轮2与车架4固定连接,车轮2还与位于其下方的固定轨道7相接触。
固定轨道7固定安装在除尘器顶部,并安置于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的二侧。
起重组件1设置在小车上部并安装在车架4上。起重组件1的杆件11一端与吊杆5上端连接,起重组件1的杆件11中部随时与固定绳3相接。吊杆5下端装有吊钩,起吊时吊杆5吊钩与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相接。
固定绳3的一端固定在车架4上,固定绳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钩随时与起重组件1的杆件11相接。车架4既与位于其上方的起重组件1连接,又与位于其下方的车轮2连接,车架4两边还与固定绳3连接。
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布置在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专用于检修及更换滤袋。经本发明改进后的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的面积应大于2m2,除尘器顶部检修门6的重量则应大于6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