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盲手杖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5615.6 | 申请日: | 200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凤;王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林凤;王吉祥 |
| 主分类号: | A61F9/08 | 分类号: | A61F9/08;A61H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盲手杖,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盲人行走时遇障碍物会用声响来提示的手杖。
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盲人行走靠手握普通手杖探测障碍物来决定行走方向,这给盲人外出行走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2米内遇障碍物会发声,且发声的音调随障碍物远近而变化的导盲手杖。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红外线接受放大电路;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声响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组成一个导盲手杖的电子线路,该电子线路置放在手杖底部中的空腔内,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红外线接受二极管露出手杖外。红外线接受放大电路含有一个红外线二极管,其正极接电源,负极与接地之间串接一个电阻,红外线接受放大电路还含有一个三极管、三个电阻、一个电容,由此元件接成一个放大器,对红外线二极管所接受的信号进行放大。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含有一个555时基集成电路,其8脚接电源,1脚接地,5脚接三极管集电极,4脚接发射极,3脚经一个电阻与另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压/频率转换电路还含有二个电阻,一个电容,其中一个电阻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电阻的一端、555时基集成电路7脚连接,另一个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的正极、555时基集成电路的2脚、6脚连接,电容的负极接地,这样的接法,使得555时基集成电路的振荡频率由5脚输入电压的高低决定。音响电路中含有一个三极管,一个喇叭,一个电阻,当555时基集成电路3脚有音频输出时,喇叭就会发声。红外线发射电路中含有另一个555时基集成电路,它与二个电阻。二个电容组成一个振荡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正极接电源,负极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经一个电阻与555时基集成电路输出端3脚连接。555时基集成电路振荡的脉冲经三极管放大驱动发射红外线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线,这一红外线在2米内如遇到障碍物就回反射回来,被红外线接受二极管接受放大后,经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使发声电路发出音响,且离障碍物越近,所发出的音调越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盲人外出行走时,根据导盲手杖发出的音响的音调高低就能判断离障碍物的远近,这极大的方便盲人外出行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手杖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附图1给出了按本发明的导盲手杖的具体一种电路结构。在附图中,示出了红外线接受放大电路1,电压/频率转换电路2,声响电路3,红外线发射电路4,电源5,红外线接受管6,电阻7、9、10、12、13、14、17、20、21、24,电容8、15、22、23,三极管11、19、25,时基集成电路16、27,喇叭18,红外线发射管26的连接关系。
在附图1中,红外线接受管6的正极与电源5连接,负极分别与电阻7、电阻11的一端连接,电阻7另一端接地,电阻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8的正极、三极管11的基极连接,电容8的负极接地,三极管1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10的一端、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5脚连接,电阻10的另一端接电源5,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12的一端、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4脚连接,电阻12另一端接地,555时基集成电路电路16的8脚接电源5,1脚接地,3脚经电阻17与三极管19的基极连接,电阻13的一端接电源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14的一端、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7脚连接,电阻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15的正极、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2脚6脚连接,电容15的负极接地,三极管19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源5之间接喇叭18。由时基集成电路27,电阻20、21电容22、23,接成一个振荡器,红外线发射管26的正极接电源5,负极与三极管2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25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电阻24连接,电阻24的另一端与555时基集成电路27的输出端3脚连接。
附图2示出了手杖28,空腔29,红外线接受管6,红外线发射管26的位置关系,手杖27一端为弯柄,其余部分呈直线状,空腔29位于手杖下端的内部的一个空间,红外线接受管6,红外线发射管26置于手杖28的下部,并且接受、发射部分露出手杖28外。
本发明的导盲手杖的电路原理为:由555时基集成电路27和电阻20、21,电容22、23,组成的振荡器振荡所发出的脉冲,经三极管25放大后,驱动红外线发射管26向外发射红外线,这一红外线如在2米内遇障碍物反射回来,被红外线接受管所6接受,接受的信号加在三极管11的基极上,使之导通,其发射极有电流流过,电阻12上有压降,此压降加到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控制端4脚上,使555时基集成电路16起振,经三极管19放大使喇叭发出声响,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的强度与障碍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信号越强,红外线接受管6接受的信号也越强,流经三极管11的电流也越多,因而三极管11的集电极的电位越低,也使555时基集成电路16的5脚的电位越低,5脚是接555时基集成电路内部一个比较器正端的参考电压,这参考电压越低,RC充放时间越短,振荡频率越高,发出的声响音调越高,因而,障碍物距离越近发出的音响音调越高,所以,盲人根据音调就能判断障碍物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林凤;王吉祥,未经王林凤;王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接线扩径端子
- 下一篇:可切换发送和接收相控阵列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