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及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5515.3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张理扬;林秀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3C2/40;C23C2/26;C22F1/16;C21D9/56;B32B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仙英;徐年康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合金 镀锌 钢板 镀层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气刀与顶辊之间设置至少一套带钢稳定装置,其中在气刀与合金化加热段之间设置一套带钢稳定装置,并使该带钢稳定装置靠近气刀;
稳定控制带钢入锌锅温度为455~480℃、锌锅内锌液温度为453~463℃、锌液铝含量为0.118~0.135%,以及气刀与带钢之间的距离、气刀压力、气刀高度气刀参数,并选择调控能力和控制精度较高的气刀设备;
设定在均热段先高温后低温的、倾斜的合金化镀层热处理退火曲线,其中在均热段开始时的高温处的温度范围为460~530℃,在均热段结束时的低温处的温度范围为430~510℃;
将带钢按照设定的热处理退火曲线进行均匀的合金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稳定装置为接触辊、电磁稳定装置或气垫稳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的合金化处理过程包括对带钢进行均匀均热,其中:
按照均热段先高温后低温的、倾斜的合金化镀层热处理退火曲线,采用沿带钢宽度方向散热速率可控的合金化均热炉进行均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的合金化处理过程包括对带钢进行均匀冷却,其中:
采用沿带钢宽度方向冷却能力可控的合金化热处理冷却装置进行镀层的均匀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的合金化处理过程还包括使带钢以均匀的温度进入合金化炉,其中:
在带钢边部增设补偿加热装置,使带钢以沿带钢横向均匀的温度进入合金化加热炉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钢边部补偿加热装置为边部烧嘴或者边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的合金化处理过程包括:使带钢温度均匀地进入合金化加热炉,然后再均匀均热和均匀冷却,其中:
加热段:在带钢进入合金化加热炉之前,在带钢边部增设补偿加热装置,使带钢以沿带钢横向更加均匀的温度进入合金化加热炉进行加热;
均热段:按照在均热段先高温后低温的、倾斜的合金化镀层热处理退火曲线,采用沿带钢宽度方向散热速率可控的合金化均热炉进行均热处理;
冷却段:采用沿带钢宽度方向冷却能力可控的合金化热处理冷却装置进行镀层的均匀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钢边部补偿加热装置为边部烧嘴或者边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控制平整辊的辊面粗糙度和平整延伸率,以控制镀层表面粗糙度和镀层表面平整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辊的辊面粗糙度控制在0.8~1.5μ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辊的辊面粗糙度控制在1.0~1.3μm之间。
12.一种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其采用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相结构的方法制得,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合金化处理后,该钢板镀层重量在35~55g/m2之间,且镀层重量沿轧制方向和钢板横向都均匀分布;
镀层重量沿轧制方向和钢板横向的单点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8g/m2;
镀层铁含量在9~11%之间;
镀层表面以粒状δ相为主,镀层表面层柱状ζ相的量满足5%<ζ/(ζ+δ)<30%;
镀层与基板界面(Γ+Γ1)相的总厚度小于1.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平整处理后,该钢板的镀层表面粗糙度Ra值在0.5μm~1.0μm之间;
镀层表面粗糙度PPI值在200~400之间;
镀层表面粗糙度Wca值小于0.6μm;
镀层表面平整率在40%~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5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