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413.1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勇霞;蓝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勇霞;蓝厚珍 |
主分类号: | A61K35/60 | 分类号: | A61K35/60;A61P3/02;A61P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林炜 |
地址: | 250012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治疗 用途 生物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制品技术领城,具体涉及从人工培育的优质罗非鱼中提取的可作为特殊营养、保健品或药物的生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等有机体由于各种体质上的差异,对蛋白质的吸收消化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将高蛋白分解成能直接吸收的系列氨基酸,同时得到能直接吸收利用的DNA、RNA、相应的活性酶、有机状态的硒、锌等常量微量元素等的生物制品,又能快速进入血液到达细胞,改善细胞代谢,修复细胞损伤,并促进细胞正常发育,已成为世人多年来的努力工作的目标。
氨基酸是组成人等有机体各种蛋白的基本物质。DNA是细胞生长发育合成蛋白质、形成有机体的模板,并在细胞质中通过RNA的工作用合成蛋白质使生命得以延续。DNA、RNA在细胞内还有酶的作用、能量代谢的功效,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抗生素,同时具有特殊的修复细胞功能。有机锌、硒等常微量元素可起到辅酶的作用,实现DNA、RNA、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等生命作用。由此可以实现有机体内各种组织的干细胞的修复与功能恢复,使白血病等干细胞损伤的疾病得到救治。同时可以作为生物性的病毒抑杀剂,使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得到控制,可以辅助抑制肿瘤,并使大量免疫性疾病得到医治,实现康复。但是目前市场上尚未有此类可增强免疫力、抵御各种疾病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可直接吸收、可作为特殊营养、保健品或药物的生物制品的配方,並提供一种从鱼等生物中提取这种生物制品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每100ml溶液中组份重量配比为:
①十八种游离氨基酸128mg-435.2mg;
②DNA 0.2-0.7mg;
③RNA 9.8-34.2mg;
④有机锌0.18-0.63mg;
⑤有机硒2.3-8.0μg。
所述十八种游离氨基酸是: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
所述一种具有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品,制备方法为:
①选用优质罗非鱼,常温清洗,10℃±2℃破碎;
②30℃-80℃解离;10℃±2℃过滤;
③10℃±2℃有效成分稀释;
④稀释液精制;
⑤成品低温灭菌,冷藏保存。
进一步的,步骤①中所述罗非鱼为人工培育的优质罗非鱼。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具有特殊的修复细胞功能,排除体内代谢滞留物,改善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可作为医治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药物,在辅助性抑制肿瘤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本发明在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内入侵病毒的DNA、RNA形成“基因沉默”,灭绝细胞内的病原体,以实现“核酸代谢”导致的“基因治疗”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每100ml溶液中组份重量配比为:
①十八种游离氨基酸128mg-435.2mg;
②DNA 0.2-0.7mg;
③RNA 9.8-34.2mg;
④有机锌0.18-0.63mg;
⑤有机硒2.3-8.0μg。
所述十八种游离氨基酸是: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
所述一种具有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品,制备方法为:
①选用人工培育优质罗非鱼,常温清洗,10℃±2℃破碎;
②30℃-80℃解离;10℃±2℃过滤;
③10℃±2℃有效成分稀释;
④稀释液精制;
⑤成品低温灭菌,冷藏保存。
用上述制备方式制得的产品作毒性试验、疗效试验和成份检测,结论分别示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将所述制备方式制得的产品用于医药应用示于实施例六:
实施例一:急性口毒性试验
实验目的:测试该检品对小鼠经口毒性。
材料与方法:采用Horn法
昆明种小白鼠有山东省站动物室提供,体重18—21g,雌雄各半,将检品用蒸馏水配制,一次性经口灌胃,观察一周。
结果:表1
采用Horn氏法,求得该样品LD50为大于10000mg/kg。
结论:该样品属于无毒物质。
实施例二:微核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勇霞;蓝厚珍,未经勇霞;蓝厚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倍增管安装结构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