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4444.5 | 申请日: | 200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忠;吴锦华;陈波;陈明根;倪向华;倪德林;曹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宜 |
| 地址: | 20131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机 | ||
1.充电机,包括主充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主充电电路包括滤波器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分压电路、半桥逆变电路、驱动控制电路、高频整流充电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稳压电路、自循环电路、电流监测电路、电压监测电路、温度监测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显示电路和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显示电路和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受电;所述电流监测电路和电压监测电路的采样端接入主充电电路中,以采集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所述电流监测电路和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控制显示电路和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温度监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控制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显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的驱动端向驱动控制电路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使半桥逆变电路实现间歇式脉冲充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整流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4、D5、电阻R16、R17、R18、R19、电容C12、C13、C15、C16、电解电容C14、电感L1、电压取样调节电位器W1、限流器BX2,半桥逆变电路的高频逆变变压器Tr1的输出绕组分成第一抽头、第二抽头和中间抽头,中间抽头接地,第一抽头接高频整流充电电路中的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电容C12的一端,第二抽头接高频整流充电电路中的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2、C1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D5的正极并接后接电感L1的输入端,在电感L1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联有电阻R18和电压取样调节电位器W1串联支路、电解电容C14和电阻R19;电感L1的输出端还与限流器BX2的输入端连接,限流器BX2的输出端接蓄电池的正极,蓄电池的负极接地,在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并联有由电容C15、C16构成的串联支路,电容C15、C16的公共连接端接地;电压取样调节电位器W1滑动端接脉冲调制开关电源集成控制电路和控制显示电路;
所述自循环电路包括设置于半桥逆变电路的高频逆变变压器Tr1上的钳位回输绕组、二极管D7、电阻R34,所述钳位回输绕组的一个抽头接稳压电路 输入负端,另一个抽头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电阻R34接稳压电路输入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分压电路由电阻R5、R6、电解电容C5、C6构成,其中电阻R5和电解电容C5构成的并联电路与电阻R6和电解电容C6构成的并联电路再串联形成的串联电路两端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两并联电路的公共连接端为整流滤波电路的分压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逆变电路包括半桥功率管Q1、Q2,高频逆变变压器Tr1,滤波电容C8、C9、C10,电阻R14、R15,半桥功率管Q1、Q2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并由驱动控制电路所驱动,半桥功率管Q1的漏极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正端,半桥功率管Q1的源极与半桥功率管Q2的漏极连接并与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及高频逆变变压器Tr1的蓄能绕组的一端连接,半桥功率管Q2的源极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负端,滤波电容C8和电阻R14串联后连接在半桥功率管Q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滤波电容C9和电阻R15串联后连接在半桥功率管Q2的漏极与源极之间,蓄能绕组的另一端通过滤波电容C10连接于所述脉冲分压电路的分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未经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4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