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4434.1 | 申请日: | 200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红;殷保璞;靳向煜;柯勤飞;俞镇荒;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B15/02 | 分类号: | D06B15/02;D06B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合成革 在线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工艺中,有一道工艺叫碱减量即开纤,它是实现海岛型超细纤维合成革关键工序。该工艺不仅实现纤维的超细化(开纤)并且能改善合成革的硬度,赋予合成革柔软的风格。
开纤的过程就是将纤维超细化。海岛纤维是一种多成分体系,从纤维的横截面看是一种成分以微细而分散的状态被另一种成分包围着,好像“海”中有许多“岛屿”。其“岛”成分和“海”成分在纤维轴向上是连续、密集、均匀分散的。开纤就是将纤维中的“海”给溶掉,从而得到超细纤维,达到开纤的目的。比较厚实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基材内溶解下来的“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需要排出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大量的水洗,将“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洗尽;或者是采用尘笼式的方法将“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抽出。若是用水洗“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将会耗大量的资源;尘笼式处理方法,比较难以实现在线连续工作。以上两种方法用碱量大,耗水多,同时大量的有机化合物排放,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洗开纤、尘笼式吸附装置不利于在线连续工作和浪费能源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包括空腔、真空泵和合成革传输机构,所述的空腔一端和真空泵相连,另一端与合成革相接触,所述的装置上、下分别装有上盖板和下盖板,合成革传输机构布置于上、下盖板之间的主体中。
所述的合成革传输机构包括喂入罗拉、输出罗拉和握持罗拉,握持罗拉为2对罗拉,对称的安装在空腔所接触的合成革的两边。
所述的2对握持罗拉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所述的合成革传输机构还包括挤压罗拉,布置在喂入罗拉的前端。
所述的喂入罗拉和输出罗拉的上、下罗拉间距可以调节。
所述的下盖板成“V”字形,其下装有档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这一技术为基础,在吸附装置两盖板之间装有可调挤压罗拉1,根据合成革的厚度和挤压强调要求调节隔距,经挤压后革内“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减少便于后面吸附;两对握持罗拉4根据吸附的负压强调节握持隔距,避免因为有张力破坏非织造布内部纤维的排列结构而影响超纤皮的物理性能;“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可集中收集,方便回收;吸附空腔8采用负压吸附“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避免因为有张力破坏非织造布内部纤维的排列结构而影响超纤皮的物理性能。
并且由于中间各个罗拉可以灵活调节,使用不同厚度的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源,可以在线连续工作,可以给厂家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主视图。
图2超细纤维合成革在线开纤吸附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合成革从罗拉1进入,经过挤压罗拉1后,超细纤维非织造基材内溶解下来的“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部分被挤出,由下盖板6聚集,同时挤压罗拉1是可调节的,可以控制对合成革的挤压强度;
(2)合成革由喂入罗拉2引导进入主工作区;
(3)握持罗拉4握持好进入主工作区的合成革;
(4)真空泵9产生的负压通过吸附空腔8对进入主工作区的合成革吸附,被挤压后剩下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基材内溶解下来的“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由此吸附出来;
(5)超细纤维非织造基材内溶解下来的“粘稠状”的可溶性聚合物完全被处理完后,经输出罗拉3输出进入下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竹制复合型材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