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141.3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峰;陈杰;张卫华;王殿琦;刘连国;汪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吸式扫路车 吸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特别适用于街道、厂区、港口、车间等场合的地面垃圾清扫,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清洁装备类。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在街道、厂区、港口、车间等粉尘类垃圾较多的场合,纯吸式扫路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提高清扫效果、减少能量损失的角度来说,吸尘口的结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经专利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授权号为z1200620042370.2,申请日为2006年6月2日,专利名称为高效吸尘车,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吸尘车。高效吸尘车属于纯吸式扫路车,其吸尘口结构主要包括:吸尘口、前挡板、后挡板和导流板,前挡板、后档板与吸尘口连接,构成粉尘及气流的吸入通道,导流板置于前挡板的前面,与地面垂直,与前档板形成导流通道,工作时,吸尘口内部形成负压,沿导流通道进入的气流先冲击地面,扬起地面粉尘,形成含尘气流,随后含尘气流被吸入至吸尘口。该结构的不足之处有二:1)吸尘口安装在纯吸式扫路车上,路面通过性很差,很容易被地面突出物损坏;2)吸尘口的吸入通道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设计不足,很难吸起颗粒类垃圾,限制了吸尘车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通过自身结构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即能完全吸起表面积较大的粉尘、颗粒类垃圾等,通过加装行走装置,提高了吸尘口的路面通过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主要包括:吸尘口壳体、前脚轮、后脚轮、前橡胶挡板、后橡胶挡板和侧面橡胶挡板组成。其连接方式为:吸尘口壳体用钢板制作,前橡胶挡板、后橡胶挡板、侧面橡胶挡板的材料是橡胶,前橡胶挡板、后橡胶挡板、侧面橡胶挡板与吸尘口壳体连接形成“靴”形结构,构成气流的吸入通道,工作时吸尘口前橡胶挡板与地面间隙较大,后挡板、侧面橡胶挡板与地面间隙相对较小;两个前脚轮安装在吸尘口壳体侧面,一个后脚轮安装在吸尘口壳体后部,构成吸尘口工作时的行走支撑机构。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进步。本发明提供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的吸起颗粒类垃圾,提高了对路面的通过性和实用性,增加了吸尘车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I剖视及吸尘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吸尘口壳体1、前脚轮2、后脚轮3、后橡胶挡板4、侧面橡胶挡板5和前橡胶挡板6。其连接方式为:后橡胶挡板4、侧面橡胶挡板5、前橡胶挡板6与吸尘口壳体1连接,构成垃圾及气流的吸入通道,工作时前橡胶挡板6与地面间隙较大,后橡胶挡板4、侧面橡胶挡板5与地面间隙较小;前脚轮2、后脚轮3与吸尘口壳体1连接,构成吸尘口工作时的行走支撑机构。当纯吸式扫路车工作时,吸尘口壳体1内部形成负压,后橡胶挡板4、侧面橡胶挡板5、前橡胶挡板6与地面之间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进入吸尘口壳体1,吸尘口壳体1的上部倾斜部分钢板向地面倾斜,与地面夹角为α,气流沿沿倾斜部分钢板流动时冲击地面,扬起地面粉尘,带起颗粒类垃圾,形成混合气流被带入吸尘口壳体1顶部;前脚轮2、后脚轮3支撑吸尘口壳体1,向前行走或者后退,实现清扫作业。
当纯吸式扫路车工作时,吸尘口内部形成负压,前橡胶挡板、后橡胶挡板、侧面橡胶挡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进入吸尘口内部,“靴”形结构使吸尘口前部进入的水平气流向地面弯曲,并使水平气流变为垂直气流的位置接近于地面,提高地面附近的气流速度,从而扬起地面粉尘,带起颗粒类垃圾,形成混合气流被带入吸尘口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