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身份识别电子配线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3998.3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轶;欧书云;刘冬生;黄先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钊轶;欧书云;刘冬生;黄先顺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身份 识别 电子 配线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身份识别电子配线表。
背景技术
现在的“配线表”管理非常的原始,一般都是采用纸质的表格张贴在设备现场,方便现场维修人员查看,但是由于纸质表格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失,造成损坏或者字迹模糊,给维修带来很大的隐患。有些比较考究的“配线表”是将纸制表格塑封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损坏,但是这样做很难对配线表信息进行修改,即使修改后的数据也不方便上报。还有的“配线表”做成Excel表格形式,或者做成网页存放在WEB服务器上,但是这样也存在一些问题,维修人员在现场维护时必须携带电脑且电脑能够实时上网,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在电脑上查看数据资料也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容易造成一定的人为错误。
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是本世纪十大关键技术之一,是公认的在未来几十年内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甚至被许多专家称为继PC、Internet、无线通讯后的第四次技术浪潮。
RFID电子标签本身具有耐磨损、不易损坏、防尘、防水等优点,将这种标签贴到网络设备现场,比现在条形码或纸质标签更能接受环境的挑战。标签内数据又是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存放,方便读出、修改、查询、检索、写入。这些特性都很适合作为网络“配线表”的载体,解决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读出、修改、查询、检索、写入方便的射频身份识别电子配线表。
“配线表”是什么呢?先做些解释。
“配线表”实际上就是网络配线关系的表格,包括网络“配线表”、电话线路“配线表”、水管线路“配线表”、煤气管道“配线表”、电路“配线表”等。其中的数据分别代表着网络链路里各个节点的对应关系。本发明设计的RFID电子配线表是专门针对网络“配线表”和电话线路“配线表”。例如下表就是一张典型的网络“配线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钊轶;欧书云;刘冬生;黄先顺,未经李钊轶;欧书云;刘冬生;黄先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