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紧急消息发送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3444.3 | 申请日: | 200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尉霞;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嘉 | 
| 地址: | 20012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网络 中的 紧急 消息 发送 | ||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紧急消息发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台发起紧急语音呼叫流程;
移动台向网络发送包含了紧急消息内容的呼叫控制消息;
网络收到并确认该呼叫控制消息后发送对应的确认消息,确保呼叫控制流程的顺利进行;
释放呼叫流程,结束紧急消息传输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该方法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具有一紧急消息中心,该紧急消息中心与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消息中心之间具有通信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向网络发送包含了紧急消息内容的呼叫控制消息包括:
发送经修改的Status Enquiry消息、Emergency Setup消息、CallProceeding消息、Connect消息、Connect Acknowledge消息、Disconnect消息和Release消息,其中在上述的消息中添加EM Indicator参数和Emergency Information参数,其中EM Indicator参数用于指示是否用于紧急消息发送,Emergency Information参数用于包含紧急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运营商事先指定用于紧急消息通信的号码;
移动台向运营商指定的用于紧急消息通信的号码发送紧急消息;
移动台向无线基站控制器发送信道建立请求,并标明原因为紧急呼叫,无线基站控制器与移动台之间建立用于紧急呼叫的无线连接;
无线连接建立成功后,移动台发起语音紧急呼叫流程,网络侧进行响应;
在呼叫建立的过程,网络侧不发起无线接入承载RAB建立过程,即无用户业务信道的建立过程;
在移动台发送Connect Acknowledge消息后,移动台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发送包含紧急消息数据的Status Enquiry消息,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从消息中解出紧急消息数据并转发给消息中心,然后向移动台回复Status消息;
当有移动台终止MT的紧急消息数据需要发送给移动台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向移动台发送包含的紧急消息数据的Status Enquiry消息,移动台从消息中解出紧急消息数据,然后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回复Status消息;
在消息发送过程完成后,移动台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的任何一方均可以发起呼叫释放过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运营商事先指定用于紧急消息通信的号码;
移动台向运营商指定的用于紧急消息通信的号码发送紧急消息;
移动台向无线基站控制器发送信道建立请求,并标明原因为紧急呼叫,无线基站控制器与移动台之间建立用于紧急呼叫的无线连接;
无线连接建立成功后,移动台向网络发送CM service request消息,并标明原因为紧急呼叫,网络根据自身的设置决定省略或者发起鉴权和加密流程;
移动台向网络发送Emergency Setup消息,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解码消息,获取其中包含的消息信元,启动定时器T1,并且通过ForwardShortMessage将TPDU:SMS-SUBMIT发送到消息中心;
消息中心向紧急消息处理中心发送TPDU:SMS-DELIVER,同时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返回DeliveryReport,该DeliveryReport为TPDU:SMS-SUBMIT-REPORT报告消息发送情况,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在收到SMS-SUBMIT-REPORT之后向移动台发送Call Proceeding。
6.一种用于实现紧急消息发送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
移动台发起语音紧急呼叫,发送包含紧急消息内容的呼叫控制消息;网络侧包括一紧急消息中心,用于处理紧急消息,该紧急消息中心与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消息中心之间具有通信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4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