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及元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3389.8 | 申请日: | 200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东;赵德刚;李小亚;赵雪盈;周燕飞;柏胜强;夏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5/20 | 分类号: | H01L35/20;H01L35/08;H01L3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 地址: | 20005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锑化钴基 热电 元件 合金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电极为Cu-W合金,其中W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余量为铜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2、按权利1要求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W合金电极中W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余量为Cu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工艺步骤为:
(a)首先将Cu-W合金电极制成金属片,经喷砂处理,用超声处理方法去掉表面杂质,Cu-W合金电极金属片中W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余量为Cu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b)将步骤(a)经处理后的Cu-W合金电极金属片放入石墨模具中,在电极金属片上均匀覆盖Ti粉作为过渡层,然后在Ti粉表面再均匀地铺上CoSb3粉体;
(c)真空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真空度1Pa-15Pa,烧结温度550-600℃,烧结压力为30-60Mpa,利用放电等离子方法将CoSb3热电材料与Cu-W合金电极连接。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W电极金属片厚度为1-3mm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Ti粉粒径为20-50μm。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放电等离子烧结时的升温速度为80-150℃/min。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放电等离子烧结保温时间为10-30分钟。
8、按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用于锑化钴基热电元件的合金电极与热电材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电极金属片和CoSb3热电材料连接的,Ti过渡层的厚度为5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3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M型压缩机操作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全方位视觉的水下视频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