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2733.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狄勤丰;施利毅;顾春元;王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岩石 微孔 水流 阻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石油储层中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吸附的方法来实现降低石油储层中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方法,其对石油工程降压增注、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背景技术
石油工程中降低岩石微孔道内的水流(渗流)阻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对地层的进攻性处理,扩大地层岩石的孔道,提高泄流面积,如酸化、酸压和水力压裂等措施;二是降低流体与岩石微孔道的摩阻,提高流速。
事实上,经过长期注水,注水井近井带岩石微孔道表面经长期冲刷,孔道表面的润湿性最初的亲油性转变为亲水性,形成一水化层。这种水化层使岩石微孔道的有效直径变小,使水流阻力大幅度提高,具体的表现为注水压力大幅度上升,注水量下降。众所周知,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岩石微孔道表面的润湿性,同时降低了流体与岩石的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或是提高注水量。光滑的表面由于润湿性的差异,对流体的流动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石油储层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物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疏水纳米颗粒的溶液注入石油储层岩石微孔道中,并保持有效吸附时间,使纳米颗粒与孔壁发生吸附,在岩石微孔道孔壁上产生吸附层,并使岩石微孔道孔壁的润湿性由原来的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形成水流滑移层,实现降低水流阻力目的。
含纳米溶液包括以下两种:
1)1~10‰重量比的纳米SiO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柴油或煤油中构成的溶液,纳米SiO2颗粒的粒径为5~80nm。
2)含纳米SiO2颗粒的有机溶剂乳化后,经搅拌后均匀分散到水中构成的溶液,纳米SiO2颗粒的含量控制在1~10‰重量比范围内,颗粒粒径为5~80nm。
上述的吸附层为单层吸附或双层吸附,吸附层对岩心孔壁的覆盖率为40%~100%。
上述的石油储层岩石微孔道的孔径为0.1~100μm。
上述的有效吸附时间为10小时或大于10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采用对石油储层岩石微孔道注入含疏水纳米颗粒溶液,使岩石微孔道孔壁由原来的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甚至变成强疏水性或超疏水性,以此物理方法,降低了岩石微孔道的水流阻力。经实验证明,本发明能使岩石(在实验室中为岩心)水相渗透率提高30~60%,平均达47%,有效降低水流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是纳米样品在10万倍透射电镜下的微结构图。
图2是是空白岩样表面2万倍扫描电镜图。
图3是是纳米粒子在岩样表面的吸附2万倍扫描电镜图。
图4是是水滴在空白岩片表面接触角切面图。
图5是是水滴在浸泡纳米液的岩样面接触角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本降低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方法是将含有疏水纳米SiO2颗粒(颗径为5~80nm)的溶液注入石油储层岩石微孔道(孔径为0.1~100μm)中,保持10小时以上的有效吸附时间,使纳米颗粒与孔壁发生吸附,在岩石微孔道孔壁上产生吸附层,并使岩石微孔道孔壁的润湿性由原来的亲水性变为强疏水性或超疏水性,从而形成水流滑移层,实现降低水流阻力目的。
含纳米溶液为:1~10‰重量比的纳米SiO2颗粒均匀分散在柴油或煤油中构成的溶液。或者为含纳米SiO2颗粒的有机溶剂乳化后经搅拌均匀分散在水中构成的溶液。
吸附层为单层吸附层或双层吸附层,对岩心孔壁覆盖率为40~100%。
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采用的疏水纳米SiO2表现为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白色粉末。纳米增注剂表面存在不饱和悬键和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表面羟基占40%以上。图1是纳米样品在10万倍透射电镜下的微结构图片。纳米样品主要粒径分布在5~80n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苹果多酚的分离提纯工艺
- 下一篇:家用锅防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