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2651.7 | 申请日: | 200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石焕强;肖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淳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1712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机 风道 转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属于纺纱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装置,一般由两个相通的工艺风室或一个风室和一个转换风盒,排杂风室以及转换风道组成,当抽气风机启动开始工作时,首先气流通过风管进入转换风道,接着进入两个工艺风室,最后气流通过抽气风机排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风管随气流排出的还有一些纺纱过程中接头回花进入工艺风室,但被风室内的筛网挡在风室内,净化后的气流被抽气风机抽走进入车间排气风道,当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风室内的接头回花,废花越积越多,会影响风室内的负压,需要人工掏出这些废料,同时机器还要继续运转,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转换风道,转移气流流向,关闭一个充满废料的风室,让气流全部进入另一个风室,然后打开关闭的风室掏出废料,因此现有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方法,都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就是在操作转移气流流向的时候,对整个风室里面的负压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风室负压不稳,容易导致整机纺纱纱线断头,从而影响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实现无负压波动的风道转换方法,以解决转换风道时风室负压不稳,导致整机纺纱纱线容易断头,影响成纱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风道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一个进风室、一个左工艺风室、一个右工艺风室、一个拉杆、一个左扇叶结合件、一个右扇叶结合件、一个左滤网、一个右滤网、一个活动风门和一个出风室;所述进风室与左工艺风室之间通过通孔I相通,与右工艺风室之间通过通孔II相通;所述出风室与左工艺风室之间通过通孔III相通,与右工艺风室之间通过通孔IV相通;所述左、右扇叶结合件分别位于左、右工艺风室内,且均与拉杆活动联接为一体;所述左滤网设置在出风室与左工艺风室之间,且安装在通孔III的前面;所述右滤网设置在进风室与右工艺风室之间,且安装在通孔II的左边;所述活动风门设置在进风室与左工艺风室之间,且与左工艺风室内的扇叶结合件柔性连接;上述左、右工艺风室通过上述扇叶结合件与拉杆的共同作用形成两个互不相通的工艺风室。
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风道转换装置进行无负压波动的风道转换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转杯纺纱机工作的起始阶段,使拉杆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右工艺风室中的右扇叶结合件将其中通孔IV封闭,当气流进入进风室中,就有两个流向,一是通过通孔II流向右工艺风室,另一个是通过通孔I流向左工艺风室,流向右工艺风室的气流由于右扇叶结合件将通孔IV封闭不能流到出风室,因此只能通过通孔I流向左工艺风室。由于此时活动风门是打开的,所以随气流排出的一些纺纱过程中接头回花进入左工艺风室,但被左工艺风室内的左滤网挡在左工艺风室内。因此时左工艺风室中装的左扇叶结合件没有将其中通孔III封闭,左工艺风室与出风室相通,所以净化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室进入抽风机排出。
2)当转杯纺纱机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处理左工艺风室内的回杂物时,使拉杆处于拉出状态,由于拉杆的拉动使处在两个工艺风室内的扇叶均发生旋转,此时,左工艺风室中的左扇叶结合件会将其中通孔III封闭,活动风门同时关闭(因为扇叶旋转时会带动活动风门关闭),而右工艺风室中的右扇叶结合件因没有将其中通孔IV封闭,所以气流只能通过通孔II流到右工艺风室,随气流排出的一些纺纱过程中接头回花经设置在进风室与右工艺风室之间的右滤网过滤后通过通孔IV流到出风室,然后进入抽风机排出。
可见,在处理左工艺风室内的回杂物时,由于左工艺风室中的左扇叶结合件将其中通孔III封闭与出风室不相通,且活动风门同时关闭,左工艺风室与气流完全不相通,这就避免了在处理左工艺风室内的回杂物时会使右工艺风室内的负压产生波动,从而保证了风道转换过程中负压的稳定。
上述扇叶结合件由若干个扇形平面叶片组成,且组成的扇面能密闭通孔III和通孔IV。
上述通孔I和通孔II为几何形孔,例如长方形孔、正方形孔、三角形孔、圆形孔或椭圆形孔等,通孔的个数和每个通孔的大小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设计。
上述通孔III和通孔IV为扇形孔,每个通孔含扇形孔的个数等于或少于扇叶结合件所含扇叶的个数但至少有一个,每个扇形孔小于对应的扇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一个拉杆带动两个扇叶转换风道,结构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淳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淳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写笔磁芯
- 下一篇: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