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江蓠属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围隔海区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42611.2 申请日: 2007-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1331849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发明(设计)人: 何培民;徐姗楠;罗坤;田千桃;吴维宁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水产大学
主分类号: A01G33/00 分类号: A01G33/00;C02F3/32
代理公司: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瞿承达
地址: 20009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江蓠 大型 海藻 富营养化 海区 生态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对海域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江蓠属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围隔海区的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一直是长江口外海域、浙江中南部等近岸海域严重的生态问题,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包括沿海的养殖密集区和重点排污口、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等近岸水域。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形成,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等陆地污染源。值得注意的是,沿海的养殖密集区和重点排污口、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等近岸水域发生小规模赤潮的概率较大。我国进入海洋环境污染物中陆源入海污染物约占90%,其余来自近岸养殖、海上航运、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海上倾废以及大气沉降等。以长江为例,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有机质与营养盐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江输送入海的活性磷酸盐平均为每年6.0×106t·a-1,平均浓度为0.015~0.016mg·L-1,颗粒态有机磷若按5%氧化率估算,则生物可利用磷为每年5.7×103t·a-1;长江输送入海的平均溶解态无机氮的量为3.1×105t·a-1,其中NO3-N占70%,NO2-N占1.5%,NH4-N占28.5%。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海洋环境质量年度公报显示,2004和2005年由长江、珠江、黄河等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分别为1,145×104t和1,071×104t,分别比2003年增加84.7%和72.7%。

上海金山区杭州湾北岸,钱塘江入海口,是长江冲淡水、钱塘江河水与东海外海水的交汇处,受钱塘潮影响,又受长江、钱塘江径流下泄和东海外海水的顶托,产生了混合,切变形成紊流,羽状锋,浑浊带等多种复杂的水文现象。加上长江、钱塘江径流和东海外海水势力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使整个水域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水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成为多种鱼、虾、蟹类的繁殖、肥育及仔幼鱼的生长场所。长江口水域又是海淡水间降海溯河性鱼类的通道,生长栖息着咸淡水混合鱼类、降海溯河性鱼类,其中有些是重要经济鱼种,有些是国家珍稀保护鱼类,还有不少是养殖苗种资源,在渔业上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水域。随着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量排放,杭州湾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此外,长江口和杭洲湾两岸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发,如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杭州湾化学工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建设等,杭州湾的水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东海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水质最差,主要污染物是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上海金山区杭州湾北岸东北角为上海化学工业区,西面为上海石化,两面夹击,受到化工区、长江以及金山新城密布的内河网带来的无机营养盐、重金属和石油烃类等污染物质,富营养化严重。近岸海域的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频发的重要原因,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陆源有机物、营养盐类的排入和大规模养殖的自身污染,为赤潮生物的暴发性增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频发,已成为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环境问题,因此,要减少赤潮的发生频率和降低赤潮造成的损失,人类唯一可做的只能有效控制海水富营养化因素,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找到一条高效、经济、实用甚至具有产出效益的技术路线,是摆在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总体而言,通过栽培大型海藻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海域及防治赤潮的总体研究并结合生产应用的范例仍寥寥无几,对大规模围隔海域的富营养化控制研究报道较少,缺乏由小规模试验系统到大规模应用系统的转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江蓠属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围隔海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它不但能有效地实现对围隔海区的生态修复,去富营养化,而且,还能得到产出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江蓠属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围隔海区的生态修复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采集江蓠苗种,选择新鲜呈紫红色的粗壮藻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产大学,未经上海水产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