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2535.5 | 申请日: | 200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洲;张菁;王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D06M10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压 等离子体 处理 纤维 线绳 表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包括普通玻璃管(4)与水膜,石英内套管(1),石英外套管(2),不锈钢丝网(3),高压电极冷却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玻璃管(4)内同轴套置石英内套管(1)和石英外套管(2)构成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区(5),其中在所述石英内套管(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通过真空蒸镀沉积金属膜形成高压电极(7);所述石英外套管(2)外表面套接不锈钢丝网(3),并与普通玻璃管(4)之间留有缝隙作水膜夹层,普通玻璃管(4)两端与石英外套管(2)外壁封接后,不锈钢丝网(3)和水膜共同构成接地电极,在所述石英外套管(2)一端口附近15.0mm处烧接直径为6.0mm的进气口(9),且开口朝向与石英内套管(1)表面相切并与石英外套管(2)轴向成30°,所述石英内套管(1)中设有高压电极冷却水管(6);所述水膜夹层中的水经冷却水导管(8)流入高压电极冷却水管(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内套管(1)与石英外套管(2)两端用聚四氟乙烯支撑(12)固定,且保持石英内套管(1)与石英外套管(2)之间的气体间隙为3.0-6.0mm作为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石英内套管(1)与石英外套管(2)之间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支撑(12)的同一半径圆上等间距开有直径为0.5-3.0mm的小孔若干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外套管(2)外表面套接不锈钢丝网(3)后与普通玻璃管(4)之间留有2.0-3.0min缝隙作为水膜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区(5)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0)连接气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两端安装有转绕机(13)。
7.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1)将纤维或纤维束或帘子线经石英内套管(1)与石英外套管(2)两端的聚四氟乙烯支撑(12)的开孔连续进入和穿出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区(5);
2)将大气或经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0)的辅助气体与反应气体的混合气体,以一定角度射入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区(5)后绕管轴作螺旋流动,并与待处理的纤维或纤维束或帘子线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3)开启10-100kHz,3-10kV的高频高压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束或纤维线绳表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或纤维线绳(11)从聚四氟乙烯支撑(12)的孔中穿过放电等离子体区(5),由自动稳速转绕机(13)驱动,以设定的1-70m/min速度进行等离子体连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5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
- 下一篇:一种化学灌浆用孔口灌浆止浆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