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胸腰椎后路假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2218.3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傅一山;曾炳芳;张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傅一山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后路 | ||
1.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棘突、人工椎板,所述的人工棘突与人工椎板连接,该连接呈人体锥体的棘突与椎板的连接状;
所述的人工棘突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包括用于嵌入上、下节段棘突的上端开口、下端开口,用于植骨的后方开口,以及用于固定人工棘间韧带的韧带固定结构,所述的上端开口、下端开口的前后边缘均呈内凹的弧形,所述的韧带固定结构设于人工棘突的两侧;
所述的人工椎板为形状相同并与人工棘突一体连接的两块薄板,该两块薄板分别前斜向对称设置于人工棘突两侧的前部,并且与人工棘突呈40°~45°角,其上下两边均为内凹的弧形,呈蝶状;上述的两块薄板上均设有便于手术后引流的引流孔;
所述的韧带固定结构为一对突块,该一对突块分别设置与人工棘突的两侧,并均设有上下方向的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工棘间韧带,所述的假体通过人工棘间韧带将人工棘突和人工椎板与相邻节段人体的棘突和椎板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棘间韧带从人工棘突两侧的孔道穿过并与相邻节段锥体的韧带组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棘突、人工椎板均采用非细胞性人工生物材料;
所述的非细胞性人工生物材料包括PEEK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棘间韧带采用可吸收人工韧带生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腰椎后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收人工韧带生物材料为可吸收肠线与带状的猪小肠粘膜下层的复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傅一山,未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傅一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2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扇子
- 下一篇:基于有功电流分量的通用变频器自动提升转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