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呋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1980.X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斌;谢芳;王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9/073 | 分类号: | C07H19/07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呋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溴呋啶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溴呋啶:(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简称BVDU,为嘧啶核苷衍生物。该化合物是目前活性最强的抗水痘-疱疹病毒(VZV)药物,其效力为阿昔洛韦的1000倍。溴呋啶主要用于带状疱疹、水痘病毒性皮肤病和I型单纯性病毒所引起的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或继发性免疫缺损病人进行免疫抑制(如器官移植后);或细胞抑制剂治疗时出现的皮肤及粘膜感染。目前已证实口服BVDU(125mg/次,3次/日,连用5天)治疗癌症病人的严重带状疱疹有效。溴呋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换代产品,比以前使用的其他药物更安全可靠,而且使用方便,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以2’-脱氧尿苷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到有机金属汞中间体,该中间体再经Li2PdCl4催化,最终有选择性的合成了(E)-5-(2-羧乙烯基)脱氧尿嘧啶。文献名称为:The Synthesis of the PotentAnti-herpes Virus Agent,E-5(2-Bromovinyl)-2’-Deoxyuridine and RelatedCompounds,(有效的抗病毒试剂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A.S.Jones,G.Verhelst and R.T.Walker,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快报),1979,45卷,4415-4418页。该方法不仅反应步骤长,所用原料及所用金属试剂Li2PdCl4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不仅增加了分离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了产率。该合成方法中多种中间体的纯化都要用到柱层析工艺,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总之,溴呋啶的工业化生产难点有三个:一是合成(E)-5-(2-溴乙烯基)尿嘧啶时的顺反异构问题;二是糖苷与溴嘧啶连接时会有异构化问题;三是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纯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溴呋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路线短、收率高、操作简单、分离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的抗病毒药物溴呋啶的生产新工艺,即以国内外均已工业化的2’-脱氧尿嘧啶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得溴呋啶。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且适用于工业化溴呋啶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四大步骤:
(1)以2’-脱氧尿嘧啶为原料,和多聚甲醛在三乙胺的水溶液中反应制得5-羟甲基-2’-脱氧尿嘧啶。
(2)5-羟甲基-2’-脱氧尿嘧啶用二氧化锰选择性氧化制得5-醛基-2’-脱氧尿嘧啶。
(3)5-醛基-2’-脱氧尿嘧啶和丙二酸发生Knoevenagel(脑文格)缩合反应制得(E)-5-(2-羧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
(4)(E)-5-(2-羧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和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醋酸钾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最终产物(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
第一步骤中,所述的原料采用甲醇重结晶的方式进行纯化,得5-羟甲基-2’-脱氧尿嘧啶。
所述的第二步骤,具体为:5-羟甲基-2’-脱氧尿嘧啶在溶剂中被二氧化锰氧化。二氧化锰的用量为底物的4当量(eq.)-23当量,反应温度为10℃-65℃,反应时间为6小时-4天。反应结束后,首先用硅藻土助滤,所得滤液浓缩,在甲醇中重结晶制得5-醛基-2’-脱氧尿嘧啶。
所述的第二步骤,溶剂是甲醇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二甲基亚砜。所述的溶剂,优选为甲醇。
所述的反应时间,优选为6小时。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30℃。
所述的二氧化锰的用量,优选为为底物的4当量。
第二步骤中,所述的用硅藻土助滤,所得滤液用甲醇重结晶得5-醛基-2’-脱氧尿嘧啶。
所述的第三步骤,具体为:5-醛基-2’-脱氧尿嘧啶和丙二酸在哌啶的催化下,在干燥的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蒸去除吡啶,再处理后得(E)-5-(2-羧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
所述的溶剂,是指吡啶。
所述的丙二酸的用量为底物的1当量。
所述的催化剂哌啶的用量为底物的0.22当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