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磁盘式制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1045.3 | 申请日: | 2007-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易年川;陈杰;刘天云;门金来;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21 | 分类号: | F16D65/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磁盘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磁盘式制动器,特别适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器通常都采用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包括电机、液压泵、液压管路系统、液压阀,不仅存在结构复杂、质量大的问题,而且由于管路长也带来压力损失、压力波动、响应慢等问题,另外还存有油液泄漏的问题。这样的制动系统会使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大受影响。目前公开的汽车电磁制动器未能很好地解决制动开始时的制动力缓冲问题以及制动踏板力解除后的磁滞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60329Y,公开日为2006年2月22日,其名称为汽车用电磁制动器,公开了一种采用导电制动盘和带线圈的定子组成的电磁制动器,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制动开始时存在制动冲击,制动器散热不理想,由此影响制动器的寿命,另外导电制动盘的绝缘问题若不能彻底解决将会造成一定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磁盘式制动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主要包括制动盘2、制动钳组10;制动钳组10通过电磁转换与制动盘2接合制动车轮。
制动钳组10由6个制动钳组成,每一个制动钳都包括制动钳摩擦片3、电磁线圈(含铁芯)4、空气缓冲器、复位弹簧6,6个制动钳的电磁线圈(含铁芯)4通过并联或者串联方式连接。
空气缓冲器由气缸5、活塞7、小排气孔8、大排气孔9组成,空气缓冲器是一个带活塞的气缸,气缸底部有小排气孔8、大排气孔9,小排气孔8为常开状态,大排气孔9被阀门关闭为常闭状态。
通过控制单元对电磁线圈的电流控制,可以实现对车轮的高频、精确制动,在汽车操纵稳定控制系统中使用,可使操纵稳定控制功能充分体现,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仍然保持很好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电磁转换技术对车轮进行制动,提高了制动器的响应速度,改善了制动器性能,而且结构也变得简单,成本更低,没有液压系统的泄漏问题更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磁盘式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盘式电磁制动器制动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汽车电磁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2、制动钳组10,制动钳组10由六个制动钳组成,每个制动钳都包括:制动钳摩擦片3、制动器电磁线圈(含铁芯)4、空气缓冲器(气缸5、复位弹簧6、活塞7、小排气孔8、大排气孔9)。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车轮1开始制动时,控制单元给电磁线圈(含铁芯)4通电,制动钳摩擦片3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6的拉力,向右运动吸附到制动盘2上,通过与制动盘2的相互作用对车轮1进行制动,同时空气缓冲器的活塞7向左运动将空气从小排气孔8排出,因为小排气孔8面积较小,故排气需要一定时间,使得制动钳组10与制动盘2的结合比较柔和;当制动过程结束时,控制单元停止给电磁线圈(含铁芯)4通电,制动钳摩擦片3就在复位弹簧6的拉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复位,同时空气缓冲器的活塞7向右运动打开大排气孔9将空气吸入气缸5,因为大排气孔9面积大,使得制动钳的复位比较迅速。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可直接决定磁场强弱,进而制动力大小,因此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对电磁线圈电流的精确控制实现对制动力大小的精确控制,又由于电磁感应速度快,从而也减少了制动响应时间,提高了制动响应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高含盐废水高效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