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997.3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炀;陈勇辉;周畅;严天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6;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接 传输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的传输控制,特别涉及一种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装置中,由于高精度和高产能的需要,分布着大量高速实时信号采样、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通信传输等的控制系统。这些系统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传感器信号采样控制、数据采集控制、数据交换控制和数据传输通信等的控制。有该控制需求的装置包括:集成电路制造光刻装置、液晶面板光刻装置、MEMS/MOMS光刻装置、先进封装光刻装置、印刷电路板光刻装置、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以及印刷电路板器件贴装装置等。
在光刻装置中,需要曝光照明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调平调焦系统、曝光剂量控制系统、对准扫描控制系统等多系统间需要同步控制,其中的同步控制信号的发布和传输需要采用相应的高实时传输控制。当中的每个系统也需要实时采样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需要采集共享,包括实时数据交换、控制指令的发布与控制。
光刻装置中的多系统应用和采样传输控制的多样性,提出了多用途传输控制方法的需求,包括控制信号、控制参数和实时数据的传输控制以及与此相关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通信。
现有的一些传输控制方法,例如通用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方法,不能兼顾光刻装置中的这些需求,且TCP/IP网络采用了七层协议,其物理层的控制需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输介质实现,增加了传输控制的复杂度。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以满足高速实时信号采样、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通信传输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以超高速完成对信号的采样控制、采集传输控制、数据交换控制和数据通信传输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通过由物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的控制结构实现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传输控制,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送方通过传输层构造传输帧,建立链路控制模式和数据流;(2)发送方通过应用层连续封装传输层所构造的传输帧,通过物理层将传输帧传输至接收方;(3)接收方通过物理层接收传输帧,将该帧信息存储在数据缓冲装置中,并通过传输层解析传输帧,根据所解析的传输帧信息,判断所构造的传输帧的正确性,并向发送方返回该传输帧的正确性信息;(4)接收方通过应用层连续从发送方所构造的传输帧中提取应用数据;(5)发送方通过传输层接收从接收方返回的该传输帧的正确性信息,并据此信息判断该传输帧的完整性,设置相应的链接状态。
在上述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中,所述的传输帧包括数据帧、触发帧和确认帧。
在上述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中,所述的数据帧的传输链接控制方式包括点对点数据传输、拼接广播数据传输和非拼接广播数据传输。
在上述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中,采用优先级别管理,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触发帧、确认帧和数据帧,优先级别较高的帧可以包含在优先级别较低的帧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使用了三层结构:物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将信号的采样控制、采集传输控制、数据交换控制和数据通信传输控制融合成一个容易控制的结构方式;
2.采用优先级别管理,并提出了点对点、拼接广播、非拼接广播的数据链接管理与控制方法,适用于各类数据传输控制;
3.通过采取数据校验的方法和定义正确与错误确认帧的方法来提高帧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又提出了纠错编码和纠错译码的方法来实现帧传输的纠错处理。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发明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多链接传输控制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