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蝎毒素基因转化的杀虫真菌工程菌株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0710040812.9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树;吕丁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35;C12N15/79;A01N63/04;A01P7/04;C12N1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素 基因 转化 杀虫 真菌 工程 菌株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的编码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多核苷酸,可表达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真菌工程菌株,以及利用所述菌株杀灭昆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环境友好的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微生物杀虫剂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2000多种,按照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目前被开发应用并形成商品化产品的主要有细菌类杀虫剂、真菌类杀虫剂、病毒类杀虫剂。
真菌类杀虫剂已经有多年应用历史,目前应用的真菌种类主要是一些寄生谱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种类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座壳孢菌和轮枝菌。真菌杀虫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昆虫体壁主动入侵,属于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因而比病毒或细菌昆虫病原微生物通过消化道感染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对刺吸式害虫的控制、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及容易取得持续控制效果等。但与细菌或病毒杀虫剂相似的是,真菌杀虫剂同样具有杀虫效果缓慢的弱点,适宜条件下,一般需要3-7天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包括真菌杀虫剂在内的微生物农药的大面积应用,尤其在爆发性害虫的控制上,微生物杀虫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本领域还需要找到可更为有效快速地杀灭昆虫且安全性高的杀昆虫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的编码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表达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真菌工程菌株。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可显著提高真菌杀虫剂杀虫效率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多核苷酸,所述的多核苷酸的序列选自下组:
(a)具有SEQ ID NO:1中第163-375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具有SEQ ID NO:1中第106-375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c)具有SEQ ID NO:1中第1-375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d)与SEQ ID NO:1中第163-375位有至少95%相同性,且编码SEQ ID NO:2中20-89位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可在真菌中表达。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多核苷酸的用途,用于制备防治昆虫的制剂。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昆虫血腔特异表达启动子,所述的启动子选自下组:
(1)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
(2)在严格条件下能够与(1)限定的多核苷酸序列杂交且具有指导目的基因在昆虫血腔中特异性表达功能的多核苷酸;或
(3)与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5%以上同源性且具有指导目的基因在昆虫血腔中特异性表达功能的多核苷酸。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所述的启动子的用途,所述的启动子用于指导目的基因在昆虫血腔中特异性表达。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构建物,所述的构建物从5’至3’依次含有以下元件:
本发明所述的启动子;和
目的基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目的基因是外源基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目的基因是结构基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目的基因可编码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目的基因可编码具有对昆虫有毒性的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目的基因位于所述昆虫血腔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下游,且与所述启动子的间隔小于2000bp(优选的,小于1000bp;更优选的,小于500bp;最优选的,小于300bp)。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构建物中,在启动子和目的基因之间,还包含:核糖体翻译识别元件,和/或信号肽编码元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构建物中,
所述的目的基因是昆虫毒素多肽的编码元件;
所述的核糖体翻译识别元件具有SEQ ID NO:1中第9-105位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的信号肽具有SEQ ID NO:2中1-19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昆虫毒素多肽的编码元件为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的编码元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北非蝎神经毒素多肽AaIT具有SEQ ID NO:2中20-89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