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608.7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俞文激;梁承姬;辛宝良;宓为建;潘洋;王重华;朱祖德;陆建洛;毛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1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岸边 集装箱 起重机 安全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物流业的发展催促着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港口装卸的关键设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和效率是港口通过能力的体现,是整条作业线过程控制管理水准的体现。因此,研究提高安全和装卸效率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装卸操作关键技术,总结一项经理论优化和技术规范的司机先进操作法,推广应用于起重机司机操作和培训技能,成了提升港口集装箱装卸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港口安全技术发展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
随着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和港口集装箱装卸吞吐量的日益递增,对集装箱装卸操作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效率方面的要求,也需要驾驶集装箱装卸桥的操作人员掌握一定高度的专业技能及安全素质。而目前的实际操作大都是处于经验操作,只有操作规程,没有具体的操作要领及规范。
其次,人操纵机器是属于复杂的人-机系统范畴,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活动空间大,暴露活动零部件多,使得事故隐患面积大,而作业场所也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所以人操纵起重机是一项高空危险的作业。国外在20世纪初对作业操作分析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但至今很少有全面的人操纵大型高空危险机器的作业分析及效率分析,对于起重机的操作作业分析以及提高安全、效率的关键技术研究更是空白。
然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操作是一个有序又强调操作技巧的操作,在实际情况下,港口的操作环境复杂、多变,这对专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现有的常见操作票专家系统有程序存储式、数据库结构式、基于开关逻辑式以及其他的一些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探矿系统等等。这一类专家系统大多属于静态系统,操作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专家系统去思考与推理,对实时性要求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便于在集装箱码头使用,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的步骤:
1)操作前,详细了解当天的操作任务和工作环境;
2)进行大车操作,操作时向前看看前臂梁,向下看看集装箱卡车;
3)进行吊箱和放箱,在吊箱、放箱时缓慢进行、谨慎操作,而在中间运行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快速度;吊具与下面物体间的距离起码要保持半米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吊具的速度控制也在半米处;
4)完成操作,从第2步开始,循环操作。
本发明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从实际生产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的操作方法,不仅规范了操作流程,而且提出保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操作要领,它将会指导生产更加安全、高效进行。
2、从安全和效率的两方面对生产活动进行理论分析,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3、将人机系统理论应用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驾驶操作上,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炼基本事件、分析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形成、分析技能培训、讨论认知过程等等,从而科学地分析生产活动,提出科学的生产方法。
4、改变以往司机只靠经验带徒弟的方法,提供遵循科学规律的培训方法。
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操作流程专家系统的开发为仿真驾驶训练器和无人驾驶起重机提供专家培训系统。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间位置的放箱对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装箱里档位置的放箱对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装箱外档位置的放箱对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装箱第一个箱子放置对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集装箱陆侧倾斜里档作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集装箱陆侧倾斜外档作业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集装箱船头向下前端作业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集装箱船头向下后端作业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步骤:
1)操作前,详细了解当天的操作任务和工作环境;
2)进行大车操作,操作时向前看看前臂梁,向下看看集装箱卡车;
3)进行吊箱和放箱,在吊箱、放箱时缓慢进行、谨慎操作,而在中间运行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快速度;吊具与下面物体间的距离起码要保持半米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吊具的速度控制也在半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白板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