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视双向CA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节目订购/取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0557.8 | 申请日: | 200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品;陈德钊;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栢宽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6 | 分类号: | H04N7/16;H04N7/173;H04L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双向 ca 系统 基于 节目 订购 取消 方法 | ||
1.一种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该双向CA系统包括:
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一方面接收机卡配对信息,形成EMM信息后通过复用加扰设备以传输流的形式广播至机顶盒以完成配对,另一方面接收订购节目的授权指令或退订节目的解授权指令,产生EMM信息后通过IP网络发送;
用户管理子系统,连接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产生机卡配对信息并发送至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根据订购节目信息产生该节目的授权指令或根据退订节目信息产生该节目的解授权指令并发送至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
EMM数据库,连接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接收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子系统通过IP网络发送来的关于节目授权/解授权的EMM信息;
密钥库,产生公钥私钥对;
解密机,连接该密钥库,进行加密信息的解密过程;
认证服务器,一方面连接该密钥库和解密机,分配加解密的密钥,另一方面连接该EMM数据库,提取该EMM数据库中的节目授权/解授权的EMM信息;
回传通道服务器,一端通过网络连接客户端的机顶盒和智能卡,另一端连接该用户管理子系统和该认证服务器,将认证服务器分配的加密用的公钥传送至智能卡,智能卡完成对身份信息的加密后通过该回传通道服务器返回该认证服务器,该认证服务器将加密后的身份信息传送至该解密机,该解密机利用加密公钥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身份信息通过该认证服务器传送至该用户管理子系统中加以校验,校验结果通过该认证服务器和该回传通道服务器传输至机顶盒,在身份校验验证合格后将对应的该认证服务器提取的节目授权/解授权的EMM信息通过该回传通道服务器传输至机顶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条件接收子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户管理系统网管,连接该用户管理子系统,一方面将该用户管理子系统发送来的文本格式的机卡配对信息进行格式上的转换,另一方面接收该用户管理子系统发送来的订购节目的授权指令或退订节目的解授权指令;
加密机,对送入该加密机的授权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
用户授权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EMM生成模块,连接该用户管理系统网管,接收格式转换后的机卡配对信息,同时接收原始用户数据,与授权数据和业务密钥一起做授权处理,通过与该加密机加密操作的交互,形成EMM信息后插入复用设备以传输流的形式广播至机顶盒以完成配对;
ECM生成模块,连接该用户管理系统网管和该加密机,根据控制字、业务密钥和节目收看条件的形式生成ECM信息,插入复用加扰设备以传输流的形式广播至机顶盒;
IEMM生成模块,连接该用户管理系统网管和加密机,接收该用户管理系统网管传送来的订购节目的授权指令或退订节目的解授权指令,产生EMM信息,通过IP网络发送至该EMM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密钥库随机产生公钥密钥对,且一次一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密钥库的密钥对生成算法和产生的密钥对以及该解密机中的解密算法存储在破坏性氧化电荷易失存储电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回传通道服务器获得机顶盒返回的对授权/解授权信息的确认后,自动删除该EMM数据库中对应的授权/解授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电视中的双向CA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回传通道服务器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获得机顶盒应当返回的对授权/解授权信息的确认后,通知该用户管理子系统以单向广播的方式将授权/解授权信息发送至机顶盒;当该回传通道服务器获得机顶盒返回的对授权/解授权信息的确认后,通知用户管理子系统自动恢复到双向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栢宽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栢宽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5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