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0007.6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姜俊芬;毛振民;张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8 | 分类号: | C12N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张宗明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体 干细胞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某些基因缺陷疾病的重要手段,如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艾滋病等。异基因移植虽然相对来说疗效好,复发率低,但存在一定的供者来源限制,并易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率高。虽然脐血干细胞移植具有来源丰富、抗原性弱、移植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又存在数量不足的缺陷,造成了成人移植的限制。为得到治疗所需的细胞数量,许多科学家试图通过不同手段对HS/PCs进行规模化扩增。但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扩增HS/PCs(Ha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的效率十分有限,而且HS/PCs在体外扩增的过程中自我更新能力下降并显示出分化的特征,导致其归巢和长期造血重建能力的降低,所以从根本上解决HSCT面临的供体严重短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人们已研究发现了很多扩增方法,如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基质滋养层支持等,可使细胞数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增,但经历了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的液体扩增培养后,HS/PCs的临床应用价值尚值得商榷。
目前国内外采用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方案所扩增的HS/PCs存在诸如扩增时间短、倍数低、扩增体系难于调控、扩增后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及造血重建功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移植效果。如在使用FL(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配体)、KL(Stem cell factor,c-KitLigand,干细胞因子)、TPO(Thrombopoietin,促血小板生成素)、IL-3(Interleukin-3,白细胞介素-3)、IL-6(Interleukin-6,白细胞介素-6)的组合对HS/PCs进行有效扩增的同时,随着液体培养时间的延长,尽管细胞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扩增,但CD34+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的下降甚至消失,其自我更新能力会逐渐下降,HS/PCs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化,最终也就丧失了其治疗效用。
从成本来看,细胞因子作为一种蛋白,它的诱导、表达、纯化均需耗费较大的精力和经济成本,且在储存过程中较易分解而失去活性。各种支持生长的滋养层细胞虽然不存在“降解”问题,但它们的获得相对较困难,且易发生交叉污染。所以寻找一种更经济、更简易、更安全的HS/PCs扩增方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焊接结构锻钢输气管线球阀门
- 下一篇:带活动折叠棚的摩托车或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