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坩锅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9688.4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马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马玉勤 |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C30B35/00;C22C19/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晶须的必备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坩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晶须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单晶形式生长成的一种纤维,其直径非常小(微米数量级),不含有通常材料中存在的缺陷(晶界、位错、空穴等),其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因而其强度接近于完整晶体的理论值。由于用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达到高强度的潜力,因此晶须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高度重视。由于坩锅是生产晶须的必备工具之一,所以选用制作坩锅的材料是非常之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下耐强碱的坩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简单的坩锅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产晶须的坩锅,这种坩锅是由如下材料制得的:
镍 91%-98%
碳 0.1%-0.9%
锰 0.1%-1.9%
铁 0.1%-0.4%
硅 0.1%-0.9%
钴 0.5%-4.9%
本发明坩锅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碳、锰、铁、硅和钴按配比在1400-1600℃的真空窑炉中溶解成溶液。
2)、再用模具浇成所需形状的容器坩锅。
3)、将坩锅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0-1350℃的高温炉中煅烧1-2小时,然后取出,合格制得本发明坩锅。
本发明坩锅所用材料配方合理,使得硬度高,使用寿命长,镍是各种金属材料中对强耐减性溶液活性较低的一种金属之一,能耐熔蚀、腐蚀,纯度越纯越好。因此,本发明坩锅具有在高温下耐强碱等优点,本发明方法具有简单、节约成本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实施例1
将镍95Kg、碳0.3Kg、锰1.2Kg、铁0.2Kg、硅0.3Kg和钴3Kg,按配比在1400-1600℃的真空窑炉中溶解成溶液。再用模具浇成所需形状的容器坩锅之后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0-1350℃的高温炉中煅烧1-2小时,然后取出,合格制得本发明坩锅。
实施例2
将镍98Kg、碳0.1Kg、锰0.7Kg、铁0.1Kg、硅0.1Kg和钴1Kg,按配比在1400-1600℃的真空真空窑炉中溶解成溶液。再用模具浇成所需形状的容器坩锅之后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0-1350℃的高温炉中煅烧1-2小时,然后取出,合格制得本发明坩锅。
实施例3
将镍91Kg、碳0.9Kg、锰1.9Kg、铁0.4Kg、硅0.9Kg和钴4.9Kg,按配比在1400-1600℃的真空真空窑炉中溶解成溶液。再用模具浇成所需形状的容器坩锅之后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0-1350℃的高温炉中煅烧1-2小时,然后取出,合格制得本发明坩锅。
实施例4
将镍96Kg、碳0.2Kg、锰0.5Kg、铁0.1Kg、硅0.2Kg和钴3Kg,按配比在1400-1600℃的真空真空窑炉中溶解成溶液。再用模具浇成所需形状的容器坩锅之后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0-1350℃的高温炉中煅烧1-2小时,然后取出,合格制得本发明坩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马玉勤,未经王华;马玉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9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