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溴化丁基硫化胶囊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9488.9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琦;庄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J5/00 | 分类号: | C08J5/00;C08J3/24;C08L9/00;C08L15/02;C08K5/09;B29C45/00;B29C47/36;B29C35/02;B29B7/28;B29B7/02;C08L9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基 硫化 胶囊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化胶囊的配方和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注射法生产的溴化丁基硫化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硫化胶囊生产采用模压法。配方是采用丁基橡胶/氯丁胶/树脂配合体系,胶囊在硫化温度为180~200℃的条件下,硫化时间在1~2小时,且硫化后需要冷模才能继续硫化。采用注射法生产硫化胶囊,在使用传统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则必须采用冷模或者降低硫化温度方法。这样注射法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无优势。传统的硫化胶囊胶料一般为两段混炼,且第一段的排胶温度必须达到160℃以上。新注射法溴化丁基硫化胶囊配方采用不同的配方和混炼工艺,保证焦烧时间,同时达到相同的胶料物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溴化丁基硫化胶囊,能缩短硫化温度,从而提高注射法生产硫化胶囊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溴化丁基硫化胶囊,其特征在于它使用溴化丁基橡胶和丁基胶为生胶主体,除生胶主体外还包含氧化锌、硬脂酸、硫化树脂、氧化镁、防护蜡,它们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分别为3~5∶0.2~2∶5~9∶0.1~0.5∶0.5~2∶100,其中生胶主体中丁基胶占50%~90%,溴化丁基胶占10%~50%。该溴化丁基硫化胶囊还包含中超耐磨炭黑N220、蓖麻油,它们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分别为43~50∶2~5∶100。
本发明的配方中使用溴化丁基橡胶和丁基胶为生胶主体,同时溴化丁基胶占生胶的比例为10~50%。由于溴化丁基胶与丁基胶相比有更好的耐热性能、自粘性,且具有硫化速度快的特点。与氯丁胶相比有更好的气密性和耐热性,且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通过试验对比,相同厚度胶囊制品使用上述配比,在硫化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硫化时间缩短一半,而制品的物理性能相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溴化丁基硫化胶囊生产方法,不需要冷模和降低硫化温度,短硫化温度,从而提高注射法生产硫化胶囊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溴化丁基硫化胶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胶主体、7530E树脂、硬脂酸、防护蜡依次放入密炼机进行一段混炼形成一段胶,混炼温度从室温升温至140~150℃,混炼时间在300~400秒,其中生胶主体包括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其中丁基胶占生胶主体总重量的为50%~90%,溴化丁基胶占生胶主体总重量的10%~50%,7530E树脂、硬脂酸、防护蜡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为5%~9%∶0.2%~2%∶0.5%~2%∶1;B、将一段胶加上氧化锌、氧化镁进行二级混炼80~100秒形成终炼胶,其中氧化锌、氧化镁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为3%~5%∶0.1%~0.5%∶1;C、终炼胶经过冷喂料过滤,压出形成胶条;D、胶条经过注射机射入模腔内;E、经过硫化,开模出硫化胶囊成品。
其中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胶主体投入密炼机,关投料门,压上顶栓开始混炼;b、混炼40~70秒后提上顶栓打开投料门加入7530E树脂、硬脂酸、防护蜡,再加入炭黑、压上顶栓,其中炭黑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为43%~50%∶1;c、100~130℃左右提上顶栓打开投料门加入蓖麻油关投料门、压上顶栓,其中蓖麻油与生胶主体的重量比为2%~5%∶1;d、当混炼温度达到130~140℃时,提一次上顶栓,在压上顶栓;e、当混炼温度达到140~150℃时,提上顶栓、开下顶栓排胶,该排出的胶为一段胶。
其中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f、将一段胶和氧化锌、氧化镁一起投入密炼机,压上顶栓;g、混炼40~70秒时提1次上顶栓,再压上顶栓;h、混炼80~100秒时,提上顶栓、开下顶栓排胶,这次排出的胶为终炼胶。
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提高注射胶囊生产效率40%以上,节约能耗40%,同时降低原材料成本2%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混炼工艺及注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未经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9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生产设备
- 下一篇:多参数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