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节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9350.9 | 申请日: | 200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戚张浩;臧丽娟;何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张浩;臧丽娟;何素云 |
| 主分类号: | F23K5/08 | 分类号: | F23K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0062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节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各国为降低燃油消耗,做了大量研究,因此,种类繁多的节油器应运而生。我国交通部对节油器的达标要求是节油率1.5%。根据交通部指定的检测中心透露,自其于1996年成立以来至2005年1月,通过台架检测节油率达标的只有一个,至今没有第二个达标。市场上出现的一种能激活燃油分子的节油器采用磁场原理,专家认为,磁场能吸取燃油分子中的残余物使进油管变窄,所谓节油不过是减少进油量,随之,造成动力下降,所以它不是节油器。
锅炉权威检测机构认为,然后锅炉的热效率已经达到89%,要保持锅炉正常运行,它的排烟温度应该在180-250℃之间,也就是说,一部份热量必须从烟囱排出,所以锅炉的热效率不可能超过92%,在燃油工业锅炉上安装节油装置,节油率能达到2-3%就已经相当可观,如果节油率超过4%,这将是燃油锅炉燃油消耗的一次革命。就现状而言,在内燃机上使用中加入添加剂,在外然机上使用的重油中加入15%的水,经过加温处理来提高它的流动性,被称为乳化油,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油耗并减少废气排放,但它并不能降低企业实际费用支出,因为燃油节省下来的钱不够支付添加剂费用;至于采用乳化油,俗称“油包水”的方法,众所周知,水进入炉膛他必然会被蒸发,水的蒸发需要吸收部分热量,若要保持炉膛温度和压力就需要足够的热量,被水吸收的热量还要燃油的热值去弥补,得出的结论采用乳化油并不是省油,而是因为延长了燃烧时间的同时燃油正在弥补由于被水蒸发而造成的炉温降低的热损失。在内燃机上使用时的效果通过台架检测时,由于检测机构众多,出具的检测报告(非台架检测)的节油率有的高达20%以上,而我国的专家和权威部门却在三强调市场上销售的所谓节油器,其实并不能节油。但是有一些节油方法则在装置的结构上加以改进,能在实际使用时达到一定的省油效果,这些方法属于提高机械效率,不属于节油,而在外燃机领域,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一种装置或节油器能达到节油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燃油节油装置。本发明的节油装置结构合理,处理可靠,能显著降低燃油燃烧活性,节油效率超过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油节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口封盖和出口封盖,壳体内设有贵金属化片、金属催化剂块和贵金属催化片,所述封盖和壳体螺纹连接。
所述的燃油节油装置,所述贵金属化片具有蜂窝状结构,由铂、钌、铜三种金属元素烧结而成,其中重量百分数为铂0.06-14%,钌0.04-11%,余量为铜。
所述的燃油节油装置,所述金属催化剂块主要由钴、钕、硼、镝、铁、铌、铝、铜组成。
所述的燃油节油装置,所述贵金属催化片为锥状,包括铑、鈀、铜金属元素,其重量百分数为铑0.03-11%,鈀0.08-16%,余量为铜。
所述的燃油节油装置,所述进口封盖和出口封盖为铝合金制成,包括铁1-8%,铜1.2-13%,锰0.3-14,镁0.2-8%、镍0.1-11%,锌0.3-7%,锡0.1-6%,钴0.05-0.7%,余量为铝。
所述贵金属化片为首道催化屏障以使燃油分子链断裂;所述金属催化剂块为第二道催化屏障以使断裂的燃油分子重新组合;所述贵金属催化片为第三道催化屏障以使重组的燃油分子再次断裂并形成对燃油载瞬间得到连续催化输出链。
本发明能实现对燃油大分子团的细化处理,先断裂燃油分子链,再重新组合,形成对燃油在瞬间得到连续催化输出链,断裂燃油中多种不同分子链,增加分子数量,使油滴细而均匀,增大油雾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两者更易于均匀混合,提高燃油燃烧活性,使燃油在发动机及外燃机内能更充分燃烧,从而获得节能和降低污染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如图1所示,一种燃油节油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进口封盖和出口封盖,壳体内依次设有贵金属化片、金属催化剂块和贵金属催化片,所述封盖和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贵金属化片为首道催化屏障以使燃油分子链断裂;所述金属催化剂块为第二道催化屏障以使断裂的燃油分子重新组合;所述贵金属催化片为第三道催化屏障以使重组的燃油分子再次断裂并形成对燃油载瞬间得到连续催化输出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张浩;臧丽娟;何素云,未经戚张浩;臧丽娟;何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9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