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法提取钢中超细夹杂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8734.9 | 申请日: | 200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伟;郑少波;陆青林;倪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法 提取 钢中超细 夹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法提取钢中超细夹杂物的方法,属电化学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中超细夹杂物对提高钢铁材料基体性能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的研究其形成机理及其对基体的作用,需要将其从钢中完整无损提取出来。传统意义上的各种提取方法仅仅局限于从二维角度研究夹杂物,或者从三维角度来研究钢中大型夹杂物,而这些方法对完整的提取尺寸小于3μm的超细夹杂却无能为力。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提取过程中夹杂物易于被各种介质界面侵蚀,很难做到无损分离;(2)由于超细夹杂尺寸极小,需要选用综合性能好、合适的载体来保留超细夹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电解法提取钢中超细夹杂物的方法,为研究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本发明一种电解法提取钢中超细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几个步骤:
a.在电解槽中放入特殊配方的有机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为:四甲基氯化铵2%,乙酰丙酮8%,丙三醇5%,三乙醇铵6%,纯度为99.9%的甲醇为余量;此外,按体积计在每一升混合液中加入5g的二苯胍;
b.将含有夹杂物的钢样抛光清洗后放入电解槽内,作为阳极,放在中间的阳极位置;通入惰性气体氩气,其流量为0.2~0.5升/分;电解液的温度为0~5℃;调整电解电位至1.8~3.4V,电流密度为0.025~0.05A/cm2,电解时间为20~40小时;
c.然后将上述的电解液用无水乙醇进一步清洗过滤后放入具有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脂膜为过滤载体的真空分离过滤装置内,在抽真空操作状态下,分离出钢样中存在的超细夹杂物。
上述的钢样中存在的超细夹杂物为:超细氧化物、氮化物及Ti-Al-O-Mn-S复合夹杂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有机电解液中,其中的四甲基氯化铵是作为导电剂和界面活性剂,通过改变钢样和电解液的界面张力和电位使整个钢样达到均匀电解;乙酰丙酮和三乙醇铵作为络合剂和缓冲剂,通过加入这两种试剂可以避免电解过程络合物的析出,同时使电解过程一直保持稳定的pH值,使夹杂物相免受酸碱度的影响;丙三醇作为还原剂;加入二苯胍是作为夹杂物相的保护剂,因电解时间较长,超细夹杂物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极易受到其侵蚀,加入二苯胍可使超细夹杂物免受电解液的侵蚀;纯甲醇是作为溶剂。
本发明方法的机理是:钢基体和其中的夹杂物具有不同的电极分解电位,如果将电解电位控制在两者之间,在电流作用下钢基体不断被电解,也即使其中的夹杂物相不被电解从而在电解液中得以保留。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特点为:(1)本方法配置了新型电解液,调整合适的电解参数,可保证将超细夹杂物完整无损的从钢基中提取出来;(2)将生物上用的聚碳酸脂膜应用到超细夹杂物的分离上,从而成功提取出钢中超细夹杂物;(3)本发明方法利用传统常规的装置设备,简单易行,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采用的传统常规的普通使用的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各数字代号表示如下:
1-保护盖,2-钢样(作为阳极),3-冰浴槽,4-阴极,5-直流电源,6-氩气管,7-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叙述于后。
实施例一:首先配置好有机电解液,电解液的配方如下:(wt%)
四甲基氯化铵2%,乙酰丙酮8%,丙三醇5%,三乙醇铵6%,纯度为99.9%的甲醇为余量;另外按体积重量计加入5g/L的二苯胍。
将上述电解液放入电解槽内;然后将含有氧化物夹杂的钢样经抛光清洗后放入电解槽内,作为阳极,放在电解槽中间的阳极位置;通入惰性气体氩气,其流量控制为0.2升/分;电解液温度由冰浴控制为0~5℃;调整电解电位至2.4V,直流电流密度为0.04A/cm2,电解24小时。
然后将上述的电解液用无水乙醇进一步清洗过滤后放入具有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脂膜为过滤载体的真空分离过滤装置内,在抽真空操作状态下,将超细氧化物夹杂分离出来。经电子显微镜检测,得知其为足球形状的Al2SiO5超细夹杂物,并具有完整的三维立体形貌。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有机电解液与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8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型簸箕扫帚
- 下一篇:用于超细摆式磨粉机的隔振软联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