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微通道结构的自分离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7961.X | 申请日: | 200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卫;陈晓明;林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1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林雪 |
| 地址: | 20006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结构 分离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微通道结构的自分离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作高深宽比的硅微通道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MEMS)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流体、微通道以及三维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器件制造中,常需要制作晶片的深孔结构。因此,如何获得陡直的深孔结构成为微机电工艺中的焦点之一。为了获得比较陡直的结构,现有技术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干法工艺(深反应离子刻蚀等)。这些方法在制作诸如陀螺,加速度传感器等力学量的传感器取得了成功。但是仍存在诸多缺陷,比如:1、深反应离子刻蚀设备非常昂贵,其维护和使用的费用也非常高;2、由于掩膜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深宽比要想突破50已经是非常困难。最近,随着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的进步,极限深宽比已经可以达到60以上,但设备以及运行成本非常高,工艺控制也非常苛刻。
二、湿法深刻蚀技术(又称宏多孔硅macroporous silicon)。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多孔硅的阳极氧化主要由空穴参与这一特点,利用MEMS工艺,通过掩膜,定义阱或孔的位置,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金字塔形凹坑,由于尖端放电的原因,凹坑的底部是空穴密度最高的地方,因而也是腐蚀最容易发生的地方,空穴可以利用光照或电注入等手段产生。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控制孔沿衬底的定向腐蚀。与DRIE技术相比,该方法在设备投资、使用的灵活性和运行费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并可以达到很高的深宽比。但是,当所需要的孔的尺寸较大时,太大的腐蚀电流将会破坏原来设计的结构。
以前制作硅的微通道结构,通常需要两部分工艺,一步为正面微通道的刻蚀,而另外一步必须考虑背面的腐蚀,才可以获得上下贯通的微通道。由于背面减薄时,背面极易遭到破坏,使得过程控制非常复杂。本发明通过对制作过程(腐蚀液,电化学过程等因素)进行改进,使得在完成阳极氧化过程后,微通道板结构可以自动从原来的硅片上分离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微通道板的自分离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背面减薄工艺中,容易破坏背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利用光刻的办法,先定义孔的位置,再进行预腐蚀,当孔呈倒金字塔结构时停止腐蚀;随后进行电化学深刻蚀,沿着的四个倒金字塔顶角向下刻蚀一定深度,形成小孔的微通道结构;由于微通道板和硅衬底存在应力,可以将微通道板从硅衬底上剥离下来,从而获得大孔硅微通道结构。
其具体制作步骤为:
1、预处理
即为电化学刻蚀定义起始点,包括
(1)选取于(100)晶向成斜7度的p型硅片;
(2)表面氧化或淀积掩膜;
(3)光刻定义硅片孔的位置;
(4)取出清洗,去除掩膜,使用缓冲氢氟酸(BOE),在37℃的条件下腐蚀1~5分钟,再使用氢氧化钾(KOH,浓度温度40wt%@80℃)或四甲基氢氧化胺(TMAH浓度温度25wt%@85℃)溶液预腐蚀处理1~3分钟,形成倒金字塔结构时,停止腐蚀,用去离子水冲洗硅片并烘干。
2、电化学过程
即在需要刻蚀的结构四周形成深槽结构,它包括:
将已形成倒金字塔结构的p型硅进行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溶液:用40%的氢氟酸(HF)和水配成1mol/l~6mol/l的溶液,再和四甲基甲酰胺(DMF)按1∶1的比例混和,加入活性剂后,加入盐酸(HCl),调节PH到1~4,其阳极氧化电流控制在0.5mA~10mA/cm2之间,腐蚀在0℃~25℃温度之间进行,腐蚀2~20小时,腐蚀的平均速率为15~40μm/h,使腐蚀沿着倒金字塔的四个顶角向下刻蚀一定深度,形成小孔的微通道结构。
3、剥离
在上述工艺过程结束时采用大电流冲击,然后使用去离子水缓慢冲洗,可以实现微通道层的直接脱离浮起。由于微通道板的特殊结构和微通道板与硅衬底之间的应力,可以将微通道板从硅衬底上剥离下来。
自剥离的另一种方式是将载有腐蚀结构的硅片放到热台(大于等于110℃)进行短暂加热,再缓慢用去离子水冲洗分离。
步骤1中所述的掩模,可选用不同的方法形成:可采用热氧化形成SiO2作为掩模,也可用LPCVD形成SiO2作为掩模。
在电化学刻蚀过程中,为了使背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容易与背面电极形成欧姆接触,背面可先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的办法来降低电阻率,均匀阳极氧化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SiO2衬底上生长ZnO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语音编码装置和语音编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