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设置治疗模式的电刺激平台系统、方法及存储媒介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7653.7 | 申请日: | 200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梁燕庄;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塔瑞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桂平路6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置 治疗 模式 刺激 平台 系统 方法 存储 媒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模式的设置系统与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植入肌体的电刺激治 疗模式的各参数的设置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诸多功能是通过神经肌肉动作电位传导的兴奋过程,也即生物电传导 的过程。当神经肌肉损伤或病变导致生物电的信号传导出现异常时,可以表现出不 妥的症状,传导过快、过慢或传导丧失将引发肌肉萎缩、疼痛、胃肠功能紊乱不同 的疾病。
当外伤或其他病因引发生物电传导异常后,人们开始使用电刺激设备进行治 疗。现有的做法是将电刺激器的电极植入到包括大脑、心脏、胃等器官,产生刺激 波以替代生物电对神经肌肉进行刺激。
对于不同的病症,刺激波的工作参数是不一样的。例如,预防肌肉萎缩、促 进神经再生、减轻疼痛的情况下所需刺激波的工作参数,与改善脊髓损伤后呼吸功 能的膈肌功能的情况下所需刺激波的工作参数是不相同的。现有的治疗设备并没有 提供这样的功能:对于某个特定的病症,可选择该病症对应的刺激波模式来进行治 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治疗模式的电刺激平 台系统、方法及存储媒介,提升了电刺激治疗设备在使用上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治疗模式的电刺激平台系 统,包括:
一指令编辑单元,编辑和/或修改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
一数据存储器,将调至最佳治疗状态下的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组合记录下来;
一微处理器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刺激波发生单元,连接该指令编辑单元,接收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 令,并基于该些参数和指令产生相应的实际刺激波信号;
一模型参数对比单元与一自适应调整单元;
一工作波形驱动器单元,连接该微处理器单元,驱动来自该微处理器单元的 实际刺激波信号;
一功率放大器单元,连接该工作波形驱动器单元,对该实际刺激波信号进行 电能放大;
一功率控制器单元,连接该微处理器单元和功率放大器单元,对功率放大系 数进行控制调节;
一电压峰值提升器单元,连接该微处理器单元和功率放大器单元,提升刺激 波信号的电压峰值;
一输出电路单元,连接该功率放大器单元,该单元设有输出电极,通过该输 出电极将电能放大后的实际刺激波信号作用于负载以构成刺激电场;
一电流检测器单元,连接该功率放大器单元,实时检测刺激波作用于负载的 动态响应信号;
一模数转换器单元,连接该电流检测器单元,将该动态响应信号转换成数字 信号并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其中,该微处理器单元中的模型参数对比单元将检测到的动态响应信号的数 学模型与预设刺激波参数和指令的预置响应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参比;以及
该自适应调整单元根据该模型参数对比单元的分析参比结果对实际刺激波参 数和指令进行自动修正以使实际刺激波与预设刺激波相一致。
上述的用于设置治疗模式的电刺激平台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一外设通讯端口,与终端计算机接驳,将数据传输至该终端计算机。
上述的用于设置治疗模式的电刺激平台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一显示单元,显示该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平台系统,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模式的设置方法,包括:
根据实验对象的病症设置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
根据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产生实际的刺激波;
该实际的刺激波经波形驱动和功率放大后通过电极输出单元输出至实验对 象;
采集实验对象的动态响应信号,并根据该响应信号将实际的刺激波自适应调 整至与预设刺激波相一致;
根据肌电图调整预设刺激波的参数和指令,并存储该病症对应的预设刺激波 的参数和指令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模式的存储媒介,存有用于预防肌肉萎缩、促进神 经再生、减轻疼痛的刺激波组合,该刺激波的波形是脉冲波、方波和三角波的组合, 其频率的调节范围为0.1~100HZ,占空比为1~99%,峰值电压的最大调节范围 为1~140VP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塔瑞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塔瑞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