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收敛监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7428.3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路;马文亮;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G01B2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收敛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隧道收敛变形监测。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隧道等交通隧道的大量建造,隧道收敛变形监测工作对交通安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现行常规隧道收敛测量是用收敛尺进行的,这种测量方法一般是在一个隧道断面(横截面)上布设几只点,用高精度的收敛尺来量测几个点所构成的弦的长度,再通过各弦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了解隧道断面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监测有限几个点所构成的多边形的弦长变化,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隧道断面的变化情况。此外采用这种方法观测时工作效率低,且有一定的风险性。
近来发展了激光断面仪或电子全站仪来进行隧道收敛测试和监测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有的需要采用反光靶,存在安装麻烦、测点片面等缺点,而且,现有技术都只是实现了的数据采集,对所测得的数据没有提出一个好的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方位测量断面数据,并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隧道收敛监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同一个隧道断面(横截面)上布置至少三个基准点,其中一个 基准点与测量仪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b)使用与一个基准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的测量仪,对所述隧道断面进行旋转测量,得所述隧道断面数据;
(c)根据(b)所测得的隧道断面数据,通过对隧道断面进行椭圆拟合处理,确定断面中心位置,即所得椭圆中心;
(d)根据(c)拟合的断面中心和实测断面数据,计算各测点的变形量,并以断面中心极角为横坐标展开显示各测点的变形量;
(e)完成一次隧道断面收敛监测程序。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步骤(c)后利用拉依达准则对实测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剔除和步骤(d)后根据多项式回归分析法对计算得到的隧道断面变形量的误差处理过程,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采取本发明的隧道收敛监测方法进行隧道收敛监测,其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电子全站仪的无合作目标测量功能采集测点全面,测量时一个断面、三个基准点的设置,保证了每次测量在一个轮廓线上进行;
2.通过对隧道断面作椭圆拟合的处理,使实际数据有合理的理论解释,确定断面中心位置,将测量数据换算到以断面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中,使得历次的测量数据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
3.以断面中心极角为横坐标展开显示隧道断面变形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隧道断面微小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隧道收敛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待测隧道断面和基准点设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隧道断面实测数据椭圆拟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测数据椭圆拟合处理后隧道断面变形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隧道收敛监测方法,主要包含有断面数据的测量和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其实施方式按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101,在隧道待测段同一圆环面8上布置三个基准点A、B和0,其中0为测量仪仪器中心垂直与地面的点,A和B两点分别在待测截面两侧(见图2);
步骤102,调整测量仪,使其从隧道断面一侧的基准点A,垂直旋转与断面另一侧的基准点B重合,而后在测量仪上设定一合适步长,从上、下行隧道的外侧到隧道的内侧按设定的步长垂直旋转自动测量;另外,由于仪器在隧道内垂直旋转一周不可避免的要有一部分点打在隧道内的电缆、手孔等障碍物上,这些点不能反应隧道管片的现状,在数据处理时要对其删除,在障碍物集中的地方数据删除的多,使该处的采集数据减少而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对打到障碍物上的测点旁边进行补测;
完成以上的测量后,得到如下一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