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管式气力输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971.1 | 申请日: | 200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曲新建;毛旭东;陈永华;潘振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生产协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G53/58;B65G53/40;B65G5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灰管式 气力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状物料的输送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粉煤灰管式气力输送方法,粉料管式输送装置或方法类。
背景技术
水泥建材业中,水泥等大量粉状物料需进行输送流转。粉状物料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输送,一种是机械方式如螺旋输送机、提升机等。另一种采用气力输送方式,如仓式泵、空气输送斜槽。
上述两种传统的粉状物料输送方式需要使用大立方空压机、大型风机等设备。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需要大的设备投入,而且也会消耗过多的能源;更何况由于某些单位受生产场地、空间等原因限制,无法在平面铺开占用场地较大的常规输送设备或方式,要求应用更加简单的粉煤灰物料输送方式。迫切需要一种紧凑型的输送方式,来解决由于场地狭小或设备投资有限的单位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紧凑、不需要配置专门风机和压缩机的管式粉料输送方法。
这种粉煤灰气力输送方法,由连接储灰筒仓1的锥形料斗2、输灰管7以及与输灰管7另一端连接的螺旋输送机8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锥形料斗2上设置一下带手动闸板阀4的下料口3,并在该下料口3的下部紧连着一节变径管5,并通过该变径管5与端部设置着气动闸板阀6的输灰管7相连,所述的输灰管7的下端连接螺旋输送机8,其中部以上的管体上另设有一与粉煤灰生产系统的0.2Mpa的压缩空气气源相连通的吹气接口管9;由此组成不需要配置外加动力源的管式粉料输送系统。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粉煤灰管式气力输送方法,由于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通过在锥形料斗下增设的一套管路系统,并结合粉煤灰生产系统原有的气压动力组成一个不许外置动力源的粉料输送系统。不仅整体结构极为简单,而且不要配置专用的风机、空压机等大型设备,既节省投资节约能源,并且具有输送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维修简单,现场粉尘少等优点,同时也不占用过大的设备空间。该管式气力输送系统粉煤灰能力输送达25吨/小时。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灰筒仓 2-锥形料斗 3-进料口 4-手动闸板阀5-变径管 6-气动闸板阀 7-输灰管 8-螺旋输送机 9-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粉煤灰气力输送方法,由连接储灰筒仓1的锥形料斗2、输灰管7以及与输灰管7另一端连接的螺旋输送机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料斗2上设有一下带手动闸板阀4的下料口3,该下料口3的下部紧连着一节变径管5,并通过该变径管5与端部设置着气动闸板阀6的输灰管7相连,所述的输灰管7的下端连接着落选输送机8,其中部以上的管体上另设有一吹气接口管9。
在本公司的具体实施中,选用的下料口3为直径300mm,手动闸板阀4的直径为300mm,气动闸板阀6直径为150mm,输灰管7的直径为150mm,吹气管9的直径为20mm。构成一个搭配管径最为合理、完整的粉煤灰管式气体输送系统,用现有压缩空气气源通过减压阀将压缩空气减压至0.2Mpa,在输送系统弯管处将压缩空气吹入输灰管与粉煤灰物料混合,将储灰筒仓1内粉煤灰送入15米外螺旋输送机8内。
本粉煤灰物料管式气力输送新型实用专利经过粉煤灰利用分公司磨细灰生产线实际应用,具有结构简单不要配置专用的风机、空压机等大型设备,输送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维修简单,现场粉尘少等优点。该管式气力输送系统粉煤灰能力输送达25吨/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生产协力公司,未经上海宝钢生产协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盾构机壁后注浆设备
- 下一篇:隧道管片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