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大理石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272.7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硕新石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0 | 分类号: | C04B26/10;C04B14/00;B28B15/00;B28B1/29;B28B1/08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大理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大理石,可广泛应用于高档行政商务写字楼、商业中心、购物广场、图书馆、展示厅等大型公共空间以及高档住宅、星级宾馆的门庭、电梯厅、卫生间等空间的墙面、地面装修工程,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档行政商务写字楼、商业中心、购物广场、图书馆、展示厅等大型公共空间以及高档住宅、星级宾馆的门庭、电梯厅、卫生间等空间的墙面、地面装修工程的石材普遍用天然大理石,但天然大理石具有孔隙、断纹、返潮、暗裂、色差、放射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具有良好的质感和纹理,无毒,无放射性的人造大理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造大理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
大理石60目 30%-50%、
大理石80目 15%-30%、
大理石325目 10%-20%、
金牌粉 3%-10%、
树脂 3%-10%、
促进剂 0.02%-1%、
固化剂 1%-3%、
颜料 0.002%-0.1%、
钛白粉 0.1%-0.3%。
其制备工艺为:
第一步:按总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第二步:搅拌树脂
将称取的树脂、促进剂和颜料先放入搅拌混合机里搅拌1-3分钟,用6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再加入固化剂搅拌1-2分钟,出料;
第三步:搅拌石粉
将称取的60目大理石、80目大理石先放入搅拌混合机里搅拌5-30秒,再加入步骤2搅拌的树脂搅拌1-3分钟后再加入金牌粉和325目粉搅拌1-2分钟,出料;
第四步:布料
用牛皮纸在一个个料框周围垫平,并用封箱带固定,将步骤3搅拌好的石粉放入一个个料框中,用标准尺检查布料的平整度,用木板按照左手方向顺时针顺序在料框四周插紧,使布好的原材料不松动,盖上牛皮纸,用封箱带加固,启动料框,然后启动输送带,将布料框送入压板模具框内;
第五步:压板
启动模具框,模框下降,压直料框,用不锈钢管在方料的四周扎眼,然后启动真空泵抽真空4-10分钟,再启动震荡器,震荡压板1-4分钟,最后启动翻板机,固定料框夹距,用叉车接入垫板,接压好的方料送至放料处;
第六步:固化板材
不用固化箱固化,让板材静止固化,静止固化时间为7--10天。
第七步:覆膜
将切片后并抛光好的板材放入覆膜机中覆膜。
第八步:用红外线桥式切割机将板材切割成所需规格;
所述的促进剂为紫水试剂为钴水;所述的固化剂为白水试剂,为过氧化甲乙铜;所述的切割板材的规格为:30cm×3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20cm×120cm或120cm×240cm,厚度为1.2cm、1.5cm、2.0cm、3.0cm。
本发明加入金牌粉可以减少色差,增加粘度,加入树脂起到结合作用,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则发生化学作用,使板材固化,加入钛白粉起调色作用。
本发明融合天然大理石及不饱和聚脂,索取天然石材自然朴实的格调和特性,改良天然石材孔隙、断纹、返潮、暗裂、色差、放射性等缺点,形成一种合成人造大理石。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具有密度大、吸水率小、款式新颖、色泽均匀、可塑性强、易打磨、易清洁;
2.λ射线小于0.5,无毒,是环保型绿色装饰材料;
3.本发明材质表里一致、无毛细孔,具有大理石的质感、花岗岩的坚韧、玻璃的光洁,同时还具有石材般可以加工、修复、翻新等特点;
4.无空洞、断纹现象产生;
5.不返潮、不易龟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人造大理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大理石60目43%、大理石80目22%、大理石325目18.8%、金牌粉6.9%、树脂7.5%、促进剂为紫水试剂即钴水0.093%、固化剂为白水试剂即过氧化甲乙铜1.5%、颜料0.007%、钛白粉0.2%。
其制备工艺为:
第一步: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第二步:搅拌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硕新石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硕新石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模铸造甘蔗压榨辊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将图像输出到导出文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