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外墙面的建筑节能隔热纳米ATO涂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6031.2 | 申请日: | 200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庆琳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12;C09D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 强 |
| 地址: | 410004湖南省长沙市韶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外 墙面 建筑节能 隔热 纳米 ato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技术,进一步是指用于内、外墙面的建筑节能隔热涂料。
背景技术
室内采用空调来满足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关闭门窗,空气不流通,易繁殖病毒和细菌,使老人和小孩易患上所谓“空调病”。由于能源的大量消耗,炎热的夏天和严寒的冬天用电猛增,使电网不堪负重。何况这不是再生能源,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能源消耗,这势在必行。
对于建筑物的大面积窗口、透明顶棚、汽车窗口场合,太阳光的热辐射会增加空调的使用率,浪费能源,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金属镀膜热反射玻璃和各种热反射贴膜等产品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但是这些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在可见光区的不透明性和高反射率限制了它的应该范围。
纳米材料的出现为透明隔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掺锑二氧化锡(ATO)是一种n型半导体氧化物,经研究证实纳米ATO制成的膜有很高的红外屏蔽效果和可见光区良好的透过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建筑能耗大、隔热保温效果差的问题,提出用于内外墙面的建筑节能隔热纳米ATO涂料,包括外墙用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和内墙用相变蓄热微胶囊涂料,前者可解决建筑物的大面积窗口、透明顶棚、玻璃幕墙等的隔热保温问题,后者采用相变微胶囊技术,只要利用电能起动后,就可以由相变微胶囊,根据大气温度进行调节室内温度,确保室内温度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环境,做到夏凉冬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外墙用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的重量比组成为:
重量比固含量为30%—45%的聚氨酯 62.51%—85.47%;
重量比固含量为10%—30%的ATO湿料 10.57%—30.06%;
增稠剂WT-106 3.41%—5.46%;
常规流平剂 0.15%—1.80%。
上述配方中,ATO湿料由ATO固料加水组成,聚氨酯可选用水性聚氨酯T—2型。
将上述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与常用聚氨酯漆(PU)按体积比为1:3.0—5.0混合(即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PU=1:3.0—5.0),还可按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与颜料的体积比为1:0.010—0.046加入常规颜料,即可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内墙用相变蓄热微胶囊涂料的组成为:
(1)相变蓄热微胶囊的重量份组成:
十三醇(芯材) 400—800份,
偶氮二异丁睛(引发剂) 0.5—15份,
三梨醇酐甘油单酯(乳化剂) 1.2—15份,
苯乙烯(助剂) 80—230份,
二乙烯(助剂) 50—150份;
(2)相变蓄热微胶囊涂料的重量份组成:
相变蓄热微胶囊 0.5—5份,
常规粘结剂 3—20份。
所述常规粘结剂可采用聚乙烯醇。
本发明的外墙用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将其应用到铝塑复合板中的聚酯漆中,经检测隔热效果:在室温17℃检测的隔热效果为:7℃—17℃;在零下20度条件下,经检测隔热效果:隔热18℃左右。
外墙用透明纳米ATO隔热涂料制备工艺及使用方法:
配料→混合→加分散剂→纳米合成→烘干→煅烧→粉碎→加入聚氨酯漆→混合→刷涂→成品。
蓄热微胶囊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
配料→芯材→助剂→微胶囊→加入粘合剂→喷涂在室内壁上
将纳米级的ATO应用于涂料制得隔热性能良好的透明涂料,并将它应用于建筑物的大面积窗口、透明顶棚、汽车窗口、玻璃幕墙等场合,大大节省能源。
利用相变微胶囊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将蓄热的微胶囊技术移植到纳米内墙涂料中来,只要利用电能做起动温度后,就可以由相变微胶囊根据大气温度进行调节室内温度,确保室内温度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的环境,做到夏凉冬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琳,未经曾庆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