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油辊辊面温度均匀性的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922.6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岳晓红;付洪涛;欧阳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G05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油 辊辊面 温度 均匀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行业热油辊烘燥设备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热辊辊面温度均匀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辊面温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及其质量的稳定性。以往为提高辊面温度的均匀性,经常在热油辊的结构上想办法,使热油辊的结构变得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即使如此,在辊面长度不断加长的情况下,辊面左右两侧的温度差也只能控制在±7℃左右,这对于某些温度均匀性有更高要求的织物还是不能满足,达不到产品的预期性能。
本发明的热油控制系统采用了按需要提供调配后的载热油。在以往有不同用热温度的热油系统中,现以热油辊为例,均为采用减少流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每个用热的热量需要,但很难保证其热油辊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用热点的温度与高温载热油的温差越大,热油辊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就越差。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而本发明的热油系统,根据热油辊表面温度均匀性的要求来调配提供给热油辊的热油温度。调配的热油温度越接近热油辊所需的表面温度,其辊面温度的均匀性也越高。而热油辊要提供的热量就可以通过其调配后的热油流量来决定。为了节能可按产品性能的需要决定热油辊的表面温度均匀性。
发明内容
在实际中经常用高温载热油(200℃~300℃)为载热体,热油就是使用较普遍的实例。为了提高热辊辊面温度均匀性,满足更高性能产品的要求,发明了热油管路(含热油辊)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按需要调配热载体的温度,根据热油辊所需热量提供相应流量,使热油辊表面温度的均匀达到±2℃以内。经试用现场测定,热油辊表面温度在±1.5℃左右,在一个热油系统中有多个不同温度的用热点就显得非常实用。
本发明主要由热油炉、泵、铂热电阻、热油辊、电动比例三通阀、大循环泵、管道组成;在设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大循环:热油炉出来的高温载热油经过线路a——b——c——电动比例三通阀——h——大循环泵——i又回到热油炉中,如此循环;也可以形成小循环:高温载热油经过线路d——e——泵——铂热电阻——热油辊——f——g再回到d,如此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油系统示意图。
图中:1、热油炉;2、泵;3、铂热电阻;4、热油辊;5、电动比例三通阀;6、小循环泵;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热油系统说明。如图1所示,本系统主要由热油炉1、泵2、铂热电阻3、热油辊4、电动比例三通阀5、大循环泵6、管道7组成;在设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大循环:热油炉1出来的高温载热油经过线路a——b——c——电动比例三通阀5——h——大循环泵6——i又回到热油炉1中,如此循环;也可以形成小循环:高温载热油经过线路d——e——泵2——铂热电阻3——热油辊4——f——g再回到d,如此循环。
1、按需要设定调配后热载体温度,当达到设定要求时,电动比例三通阀(5)处在关闭状态,总系统按其线路进行大循环,而热油辊用其调配好的热载体用(流量、扬程)相匹配的泵在本系统中进行小循环,这时大小循环互不干涉。
2、当小循环中原调配好的热载体由于其热量传递给被烘燥或加热的物质,其温度就会下降。当温度下降的同时,测温元件铂热电阻(3)就会发出信号,打开电动比例三通阀(5),大循环里高温载热油就会参与到小循环中,使小循环中的热载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如被加热物质带走的热量多,放入的高温热载体也会相应的增多,使小循环中的热量得到平衡。
3、调配后载热体的温度应按产品对热油辊(4)表面温度的均匀性要求设定。因调配后的载热体的温度越接近热油辊(4)的表面温度,热油辊(4)表面温度的均匀性也越高。但这样就会为了保证热量的供应而相应地提高流量,而使耗能增加,形成没必要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