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921.1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江;唐耀平;粟云生;谢德生;皮绍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P27/16;A61P31/1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致病性 猪蓝耳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领域中的中兽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6年6月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首次发生,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有300万头猪发病,残废率10~30%,有的死亡率甚至达到50~100%,部分疫区猪存栏减少达60%,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该疫病再度发生,截止到7月22日,全国共有25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点651个,发病数165144头,死亡45546头,扑杀42728头,疫情给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的一种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实践过程中,经数百次实验,经反复的临床筛选而成。由下列中药材重量配比制成的液体药剂。
本发明药物由下述中药材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大黄2~80份、大青叶10~150份、蒲公英10~150份、青蒿10~100份、连翘10~100份、栀子10~100份、千里光10~100份、生石膏10~100份、黄芩10~100份、黄芪10~100份。
本发明药物各原料药配比范围是:
大黄3~50份、大青叶11~100份、蒲公英11~100份、青蒿11~80份、连翘11~80份、栀子11~80份、千里光11~80份、生石膏11~70份、黄芩11~70份、黄芪11~70份。
本发明药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是:
大黄30份、大青叶30份、蒲公英30份、青蒿20份、连翘20份、栀子20份、千里光30份、生石膏50份、黄芩30份、黄芪30份。
本发明所说的药物为液体。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按配方比称取各原料药,b、将大黄制成粉末,用开水浸泡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c、将大青叶、蒲公英、青蒿、连翘、栀子、千里光、生石膏、黄芩、黄芪9味药物配合一起煎汁候温,取其汁与大黄粉浸泡后的浸出液混合即成药剂。
本发明通过多次临床实践检验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及疗效:该药物配方合理、独特,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防治效果好,且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市场范围广。
本发明药物2006年和2007年,在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疫区,经唐小凤等100余户养猪专业户试验表明,防治效果良好,预防有效率达98%,治疗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8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一头50公斤重的生猪为准,其它生猪依其体重对配比药物的量进行加减。
按下列重量比称取净料:
大黄30份、大青叶30份、蒲公英30份、青蒿20份、连翘20份、栀子20份、千里光30份、生石膏50份、黄芩30份、黄芪30份。
按配方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大黄制成粉末,用开水浸泡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将大青叶、蒲公英、青蒿、连翘、栀子、千里光、生石膏、黄芩、黄芪9味药物配合一起煎汁候温,取其汁与大黄粉浸泡后的浸出液混合即成药剂。按每日1剂,给猪连喂用3天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先将大青叶、蒲公英、青蒿、连翘、栀子、千里光、生石膏、黄芩、黄芪9味药物煎汁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大黄粉加入稍煎取汁喂猪即成。本发明还可以将以上10味药物煎汁混合液加工成注射剂给猪注射用,按每日1剂,连用3天,同样达到防治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未经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器的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