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力钢带式无级传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696.1 | 申请日: | 200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山;沈卓;朱正才;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国先 |
| 地址: | 410205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钢带式 无级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传动机构,属于汽车传动领域,应用于汽车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车变速箱的传动部分是用齿轮比不同的几组齿轮副构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按照车速及负荷变化选择使用变速档位。这时,发动机与车速的关系由齿轮副的齿数比来决定,但由于内燃机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变速器不可能有效保证发动机功率输出与燃油经济性的最优匹配,致使传动效率低,不能适应当前对汽车环保、节能、舒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无级变速器、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场、连续改变传动比、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传动效率高的推力钢带式无级传动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推力钢带式无级传动机构由主动带轮、主动带轮油缸、主动带轮活塞、主动带轮轴、主动带轮轴锥盘、被动带轮、被动带轮油缸、被动带轮活塞、被动带轮轴、被动带轮轴锥盘、V型金属带以及传动钢球组成,主动带轮、主动带轮轴锥盘、被动带轮、被动带轮轴锥盘其工作面为直线锥面体,其中主动带轮在主动带轮油缸、主动带轮活塞作用下轴向移动,主动带轮轴锥盘与主动带轮轴一体,被动带轮在被动带轮油缸、被动带轮活塞作用下轴向移动,被动带轮轴锥盘与被动带轮轴一体,主动带轮轴上和被动带轮轴上以及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内都加工有用于安放钢球的滑道,钢球滑道结构将主动带轮、被动带轮分别与主动带轮轴、被动带轮轴周向定位,主动带轮轴和被动带轮轴中间都有供油通道,分别连接主动带轮油缸和被动带轮油缸,被动带轮轴中间还有供油通道还连接动压补偿油缸,主动带轮油缸与主动带轮连接固定,被动带轮油缸与被动带轮连接固定,V型金属带跨接于主动带轮、主动带轮轴锥盘和被动带轮、被动带轮轴锥盘,并由它们夹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V型金属带为由多个V型金属推片和两组金属环组成的高柔性金属带,在两侧工作轮挤压力作用下,推挤前进来传递动力,两边的金属环由多层薄钢带环叠合而成。在传动中主要用来把金属片约束在一起,并正确引导金属片元件的运动。这种带的特点是使带轮可以最小的卷绕半径工作,速比工作范围大,转矩传递容量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被动油缸高速旋转时,主、被动油缸的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动压力,该动压将影响对夹紧力和速比的精确控制,因此,为了解决高速时流体产生的动压对控制精度的影响,被动油缸还采用动压补偿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带轮油缸和主动带轮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被动带轮油缸和被动带轮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主动带轮活塞固定在主动带轮轴上,被动带轮活塞固定在被动带轮轴上。
本发明的主、被动带轮可动,而主、被动带轮轴锥盘分别与主、被动带轮轴做成一体结构,在液压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通过调节主、被动带轮油缸的压力,依靠钢球、滑道结构主、被动带轮作轴向移动,可连续改变V型金属带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了传动比,实现无级变速运动,本发明的无级传动由控制两个带轮的夹紧力来实现,一个带轮的夹紧力保证了传递力矩容量,另一个带轮的位置则决定了所需运动速比。本发明的主、被动工作轮的工作面为直线锥面体,带轮与固定轮的工作面形成V型槽与推力式V型金属带的工作面啮合。本发明应用于汽车无级变速器,能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场,连续改变传动比,结构简单紧凑,操纵方便,传动效率高,适应当前对汽车环保、节能、舒适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球滑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带轮、带轮轴锥盘与V型金属带啮合示意图
图4为V型金属带结构分解图
图5为动压补偿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变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强吸热反应的层板发汗冷却结构
- 下一篇:坐式腰椎牵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