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皮带用行星式组合滚筒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637.4 | 申请日: | 200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初;唐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群俊 |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松生 |
| 地址: | 417009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皮带 行星 组合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尤其涉及一种在冶金或化工或矿山行业应用于输送散状物料(如煤粉、焦粉、矿粉或盐等)的输送皮带用行星式组合滚筒。
背景技术
在冶金或化工或矿山等行业大量使用的散状物料的输送基本上是由输送皮带机来完成的,在输送皮带机上所使用的从动滚筒例如尾轮、增面轮、改向轮等是以单个滚筒体为主,其缺点是滚筒在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因表面磨损或轴承失效而必须作整体式更换,而且更换时劳动强度大、更换时间长,影响生产,整体式更换势必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方便、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输送皮带作业率、延长整个滚筒使用寿命的输送皮带用行星式组合滚筒,该滚筒可用作皮带输送机的尾轮、增面轮或改向轮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金属材料(如钢板)制作一个多边形的单层或双层结构形式的支架,分为第一和第二支架或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每个支架包括筒体、外支撑板及内支撑板。在支架的外支撑板上加工有定位孔,外支撑板相连后经内支撑板与筒体相连。第一、第二支架或第三、第四支架装配在主轴的a段两头,在靠近第一、第二支架或第三、第四支架的外侧于主轴两头的b段和b′段分别安装有可固定行星式组合滚筒的第一主轴轴承座和第二主轴轴承座,在靠近第一主轴轴承座于主轴的c段安装有扭矩限制器,行星托辊的两端分别装配有第一和第二行星托辊轴承座,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行星托辊用第一和第二紧固螺栓穿过第一和第二行星托辊轴承座上的螺孔与第一和第二支架或第三和第四支架上的定位孔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支架或第三和第四支架上。行星托辊呈行星式分布在第一、第二支架或第三、第四支架的外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输送皮带用行星式组合滚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在于;
①更换维修方便。由于在主轴的a段两头安装的第一、第二支架上的第一行星托辊轴承座和第二行星托辊轴承座之间装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行星托辊,输送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只与这些行星托辊的一部分行星托辊的表面接触,输送皮带与接触的行星托辊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当行星托辊正常工作时,扭矩限制器有一设定的扭矩,此时与主轴相连的扭矩限制器的一端同机架的一端相连,主轴不转动,只有与皮带相接触的某几个行星托辊转动。当某一个行星托辊出现故障不转动时,此行星托辊与输送皮带之间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在摩擦力矩超过扭矩限制器的设定扭矩时输送皮带通过行星托辊带动主轴转动,将此故障行星托辊转动到非工作位置,在此位置的行星托辊不接触输送皮带,即轮流到一空位。在输送皮带停机的情况下取下此行星托辊和与之相装配的行星托辊轴承座,重新换上新的行星托辊和与之相装配的行星托辊轴承座,即可投入运行。不需要将整个滚筒换下,缩短了维修时间,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②可提高输送皮带的作业率3-5%;
③延长整个滚筒的使用寿命数十倍;
④应用范围广,可推广到凡有散状物料输送的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输送皮带用行星式组合滚筒的结构示意图,亦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图2为图1的左向示意图。
图3为主轴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单层第一、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右)向示意图。
图6为沿图4的A-A线剖视示意图。
图7为行星托辊在单层第一、第二支架上的固定位置示意图。
图8为双层第三、第四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向示意图。
图10为沿图8的B-B线剖视示意图。
图11为行星托辊在双层第三、第四支架上的固定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群俊,未经唐群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