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旋式煅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623.2 | 申请日: | 200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镝 |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F27B1/10;F27B1/12;F27B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1100湖南省湘潭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旋式 煅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冶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窑炉。
背景技术:
我国钢产量极大,富铁矿较少,年进口量已超四亿吨,而含量丰富的贫铁矿如褐铁矿、赤铁矿使用量很小,而提高贫铁矿品位以达到冶炼要求最有效的办法是还原煅烧,使其磁化,再经磁选去除杂质。以往贫铁矿的磁化主要利用高炉、回转窑、多层炉等还原煅烧,仅限于大型钢铁公司,且产量不大。对于原矿产地的中小矿山,沸腾炉、反射炉、管道炉等虽已有应用,但均不成熟,且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内旋式煅烧炉。
本发明是以优化燃烧和换热为前提设计而成,加工对象为小颗粒矿砂,燃料为普通烟煤、无烟煤。采用技术方案是:燃料经风扇磨(14)粉碎后定量沿切线方向喷入炉膛(19),形成旋流燃烧,带入空气为从空气换热器(16)而来的热空气,有利于煤粉预热和炉膛升温。沿炉膛周边下落的矿砂在旋流的火焰中快速升温而不会烧结成块,有利于还原和后面的磁选品位。燃烧后的烟气沿炉膛周边上升,在换热室中与经过内旋盘(11),小风扇(10),固定环型斜板(13)多次抛撒的矿砂充分换热,降温后从排烟口(7)排出至除尘器。灼热的矿砂从炉膛中心落下至焖矿室(20),停留过程中与煤粉和一氧化碳充分反应而形成四氧化三铁,经空气换热器(16)降温后由底部的螺旋推进器(18)排出炉外骤冷。焖矿室有较严格的温度要求,可通过调节进煤量和进料量来控制。
本发明所述内旋式煅烧炉在现有所有同类设备中,能耗最低。与回转窑相比,每立方米有效容积日处理量超过五倍,达10吨/日以上。一座有效内径一米,总高度八米的窑炉,总重量14吨左右,日处理量50吨以上,很适合中小矿山的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进水管;2、冷却水出水管;3、陶瓷平面密封装置;4、皮带轮;5、轴承支座;6、进料管;7、排烟口;8、炉壳;9、耐火砖;10、小风叶;11、内旋盘;12、空心主轴;13、固定环型斜板;14、风扇磨;15、点火口;16、空气换热器;17、鼓风机;18、螺旋推进器;19、炉膛;20、焖矿室;21、喷粉管。
具体实施方案:空心主轴(12)由轴承座(5)固定在窑炉顶部,轴上装有内旋盘(11),盘上焊有小风叶(10),主轴(12)顶部通过陶瓷平面装置(3)与冷却水进入管(1)和出水管(2)相通,经皮带轮(4)与电机联结以实现炉内旋转。矿砂经进料管(6)落入炉内后,经内旋盘(11)多次抛向炉壁,再顺固定环型斜板(13)下落,烟气经小风扇(10)的挠动,形成紊流,与下落的矿砂充分换热。下落的矿砂经燃烧室(19)顶部周围的风口跌落到燃烧室(19)的周边。原煤经风扇磨(14)从切线方向喷入炉膛,初始阶段可由点火口(15)喷入油、气以引火。旋流燃烧的煤粉瞬间即将下落的矿砂加热到800摄氏度以上,然后从中心锥口落入焖矿室(20),未能充分燃烧的煤粒一同跌落而成为还原剂。如还原剂不足,即从喷粉管(21)喷入煤粉以补充。冷空气经鼓风机(17)进入空气换热器(16),被赤热的矿砂加热后进入风扇磨(14),以助燃烧。热矿砂经空气换热器(16)降温后,经螺旋推进器(18)送出炉外。烟气在与矿砂充分换热降温后,经排烟口(7)排出至除尘器。整个炉体由钢制圆柱型炉壳(8)和耐火砖层(9)构成,可由工厂定型制造,现场就位后再外包保温层。按常规,炉体设计有安装、检修门及温度检测点,以保证安装及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镝,未经吴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