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砌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602.0 | 申请日: | 200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E04C1/41;C04B28/00;C04B14/18;C04B18/10;C04B14/04;C04B14/06;C04B1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2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块 | ||
1.一种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由周围侧壁(1)、至少二块肋板(2)组成,肋板(2)将周围侧壁(1)围成的敞口空腔分隔成至少三个以上的孔洞(3),其特征在于孔洞(3)为填充隔热孔,砌块本体中有至少一条连续的直通条孔(4),直通条孔(4)为空气隔热层或填充有隔热材料的直通条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直通条孔(4)由一面长向侧壁(1)和两个端头侧壁(1)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直通条孔(4)由一面长向侧壁(1)、两个端头侧壁(1)围成和一面肋板(2)围成直通条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相对两长条肋板(2)和二端头侧壁(1)围成直通条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直通条孔(4)靠长向的周围侧壁(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直通条孔(4)靠短向的周围侧壁(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靠外墙面或内墙面至少有第一条直通条孔(4)垂直于热流传递方向设置;或者肋板(2)与热区或/和冷区长向侧壁(1)平行;或者至少两条直通条孔(4)分别靠相对的两侧长向的周围侧壁(1)设置;或者两条外侧直通条孔(4)之间有至少一排中间孔洞(3);或者中间孔洞(3)之间有砌块本体的加强肋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在砌块本体中设置有至少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以上的肋板(2),将周围侧壁(1)围成的敞口空腔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的连续的直通条孔(4);或者连续的直通条孔(4)靠紧周围侧壁(1)设置;或者肋板(2)中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肋板(5),加强肋板(5)将连续的直通条孔(4)以外的其他孔洞(3)隔开,形成隔热盲孔;或者两个以上的加强肋板(5)在相邻孔洞(3)中错位设置;或者加强肋板(5)的轴线与周围侧壁(1)的轴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周围侧壁(1)和肋板(2)为一次整体成型;或者相邻周围侧壁(1)之间的内转角或/和外转角设置为弧形角(6)或者倒角(7);或者周围侧壁(1)的下部转角设置为弧形角(6)或者倒角(7);或者相邻周围侧壁(1)之间的转角设置为弧形角(6)或者倒角(7);或者孔洞(3)的宽度相等或者不等;或者在周围侧壁(1)或/和肋板(2)上设置有加强筋(8);或者加强筋(8)为由砌块下部向上沿轴线逐渐变小截面;或者在周围侧壁(1)或/和肋板(2)上设置有凹槽(9);或者凹槽(9)为由下向上沿轴线逐渐变大截面;或者在周围侧壁(1)或/和肋板(2)内还设置有增强物(10),增强物(10)为钢筋、钢丝、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周围侧壁(1)或/和肋板(2)下部设置有弧形角(6)或者倒角(7);或者周围侧壁(1)的厚度相等或者由砌块底部向上在孔洞(3)内设置呈斜面变薄;或者孔洞(3)的长宽比>2、孔洞(3)的长宽比>3或者孔洞(3)的长宽比>5;或者在孔洞(3)中填充有保温材料(11),保温材料(11)为珍珠岩、泡沫、塑料、石棉、岩棉、微珠、加气砼或者泡沫砼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在周围侧壁(1)的内侧喷涂或者粘贴有隔热保温层(12),隔热保温层由珍珠岩、泡沫、塑料、石棉、岩棉、微珠、加气砼或者泡沫砼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片状构件;或者在砌块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排以矩形或矩形条孔多排有序交错排列的孔洞(3),直通条孔(4)靠紧设置在周围侧壁(1)边缘;或者直通条孔(4)的长向直通侧壁(1)厚20mm-30mm或/和长度为190mm或240mm或390mm;或者直通条孔(4)的端头侧壁(1)厚度为20mm-30mm;或者直通条孔(4)长度为130mm-150mm或者150mm-350mm;或者直通条孔(4)宽度为15mm-25mm、26mm-35mm或者36mm-47mm;或者砌块的长宽比为1:1或3:2或6:5或20:19或24:19或28:19或28:24或36:19或39:19或39:20或39:24或39:28或39:36;或者砌块原料组分及其配合比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00:200:320:31,水泥用量为35.25%;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00:200:400:31,水泥用量为32.22%;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00:250:400:31,水泥用量为30.58%;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50:350:400:31,水泥用量为30.95%;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00:350:400:31,水泥用量为27.25%;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为350:200:320:31,水泥用量为38.85%;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00:200:320:31:60,水泥用量为32.93%;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00:200:400:31:60,水泥用量为30.27%;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00:250:400:31:60,水泥用量为28.82%;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50:350:400:31:60,水泥用量为29.39%;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00:350:400:31:60,水泥用量为26.29%;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粉煤灰为350:200:320:31:60,水泥用量为36.43%;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卵石或碎石:中沙:粉煤灰为400:150:150:31:250:400:20,水泥用量为28.55%;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卵石或碎石:中沙:粉煤灰为350:150:150:31:250:300:20,水泥用量为27.98%;水泥:淘粒:水渣:珍珠岩:卵石或碎石:中沙:粉煤灰为350:180:50:31:300:300:20,水泥用量为28.43%;水泥:淘粒:水渣:卵石或碎石:中沙为350:150:150:250:300,水泥用量为29.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6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轮胎自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