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抗性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282.9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维新;秦志强;熊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7;A61K48/00;A61P33/12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龚灿凡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东方 田鼠 日本 血吸虫 抗性 基因 及其 编码 多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从东方田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得到的抗日本血吸虫相关基因及该基因编码的多肽。
背景技术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40多种哺乳动物。我国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栖居的野生动物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性,日本血吸虫在其体内不能发育成熟和产卵,是目前所知的疫区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具有这种特殊抗性的啮齿类动物,而且这种特性能稳定地进行遗传。东方田鼠分布的范围很广,有证据表明,洞庭湖区与黄河以北(宁夏)的东方田鼠均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具有抗性。
实验室的研究证明,经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于东方田鼠后,尽管虫体在感染后11天内能正常发育,但从第12天开始,虫体生长发育停滞,第20~28天虫体在体内全部消亡。现已证明,东方田鼠血清和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血吸虫童虫有杀伤作用,其体内存在的抗日本血吸虫天然抗体以及抗日本血吸虫的其它蛋白质在抗日本血吸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驯化饲养的东方田鼠与野生东方田鼠均具有相同的特性。东方田鼠是目前所知的疫区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具有这种特殊抗性的啮齿类动物,而且这种特性能稳定地进行遗传。
从东方田鼠体内寻找抗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并且用于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这成为了研究者们积极探索的领域,如何获得抗血吸虫感染的疫苗来有效防治血吸虫,成为了人们渴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东方田鼠体内分离得到抗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表达产生的抗性蛋白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利用表达克隆技术,从东方田鼠骨髓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个抗日本血吸虫的抗性相关基因E77.43,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述。
根据SEQ ID NO:1的第532到867位核苷酸序列,编码得到产物为11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
将本发明的基因E77.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得到基因E77.43的重组表达载体;用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酵母细胞等等,使基因E77.43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和生产抗性蛋白。
本发明从东方田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得到的日本血吸虫抗性相关基因E77.43及该基因的重组载体和表达产物,能用于预防人、畜对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或治疗血吸虫病。研究表明:将本发明的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抗性相关基因E77.43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其表达产物在体外对血吸虫童虫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东方田鼠抗性蛋白,纯化后的蛋白有明显的杀灭血吸虫童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抗性相关基因E77.43童虫杀伤死亡率;
图2:A是日本血吸虫童虫经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抗性相关基因E77.43表达产物作用的结果(百倍显微镜下);B是对照组(百倍显微镜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无菌取东方田鼠股骨,分离肌肉及筋膜,剪去股骨两端,用6号注射器针头吸取RPMI-1640培养液冲洗骨髓腔,反复冲洗红骨髓,进行细胞计数,收集骨髓细胞。根据有的方法(参见: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35(2):143-148;生命科学研究,2003,7(1):41-47)提取mRNA、合成并构建东方田鼠骨髓细胞的cDNA文库。
将cDNA文库中的cDNA片段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切下,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1.1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制备质粒DNA并转染HEK293细胞,东方田鼠的基因在载体中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驱动下得到高水平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阴极遮蔽装置
- 下一篇:连轧机带钢振动纹监测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