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35095.0 申请日: 2007-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1323718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曾庆琳;辛湘杰;李元凌;傅峥 申请(专利权)人: 曾庆琳
主分类号: C09D1/00 分类号: C09D1/0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立武
地址: 410004湖南省长沙市***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分解 油烟 硫化 改性 纳米 氧化 涂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

背景技术

各种传统的油烟机,包括纳米油烟机,一直未能达到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油烟污染的技术水平,即不能彻底地、完全地将油烟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一直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厨房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构成长期的威胁和危害,十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目前油烟机的排油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油雾收集起来,或者将引风叶片表面进行氟处理,以使其不沾油,然后喷水清洗,十分麻烦,而且都需要增添油舟或水舟,很不经济;另一种是使用强风将油烟排出室外。然而,综上所述,不论国内外何等华丽的油烟机,在技术性能上都未能突破上述模式,即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油烟的污染。2001年联合国在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公告:“不发达国家由于油烟的污染每年夺去160万人的生命,即是每20秒便夺去一条人命。”由此可见,油烟的污染已构成生命安全的极大威胁,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促使油烟自动、彻底地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借以消除油烟之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该涂料的组份重量比是:

纳米二氧化钛(TiO2)         50~100克,

硫酸镉(CdSO4)              50~150克,

硫化钠(Na2S)               50~100克,

水                         500~1000克,

六偏磷酸钠分散剂           5~10克。

制作时,先将上述组份重量比的硫酸镉和硫化钠分别溶于上述组份重量比的水中,再投入上述组份重量比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高速超声波搅拌器搅拌,得合成纳米硫化镉(CdS)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即本发明的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成品。

本发明使用时,在纳米CdS/TiO2基础上,可另外增加Ag(银)/TiO2光催化剂,并进行超强酸化处理,同时加进稳定剂明胶、高活性剂硫代乙醇酸和强氧化剂过硫酸钾或双氧水(H2O2)等,借以确保上述纳米涂料能在光照下自动将油烟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本发明的机理是,在光照作用下,纳米因掺杂引起的电子跃迁的能量要小于纳米材料禁带Eg,而且掺杂电子浓度较大,其光谱相应向可见光移动。加入一定量的光活性化学物质,扩大了纳米材料吸收波光的范围,从而可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纳米材料光催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跑掉。这种光活性化学物质既能杀灭微生物,也能分解微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有机营养物以达到抗菌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清洗即可消除油烟的污染,轻而易举地实现环境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述纳米材料掺杂技术、氧化催化光触媒技术和复合粘结技术,即可使得本发明的涂料的能隙相对缩小,仅可见光即可激发。再者,它的光催化活性非常强,光催化反应所产生的·OH自由基具有的反应能大大高于油的化学键能,可将油烟分解为二氧化碳(CO2)气体和水(H2O)蒸气挥发。由此而来,只要有可见光,就可以分解油污染,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清洗,同时还可分解和杀灭厨房内的几乎所有的病毒和细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的该实施例的组份是:

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50克,

硫酸镉                    50克,

硫化钠                    50克,

水                        500克,

六偏磷酸钠分散剂            5克。

制作时,先将上述重量的硫酸镉和硫化钠分别溶于上述重量的水中,再投入上述重量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高速超声波搅拌器搅拌,得合成纳米硫化镉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即为本发明一种可分解油烟的硫化镉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涂料成品。

实施例2,该实施例的组份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琳,未经曾庆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