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含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4838.2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姜涛;郭宇峰;邱冠周;张亦军;李光辉;杨永斌;董海刚;范晓慧;黄柱成;付刚华;张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磷鲕状 赤铁矿 制备 炼铁 精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磷较高的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鲕状赤铁矿矿石储量丰富,但是由于赤铁矿与石英、高岭石和胶磷矿等嵌连关系复杂,被公认的最难选的铁矿石类型之一,同时,该矿属于高磷铁矿石,分选后不能获得直接用于高炉炼铁用的合格铁精矿。因此,目前鲕状赤铁矿资源基本没有得到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铁矿石供应日趋紧张,利用国内含磷鲕状赤铁矿资源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研究被提到日程上来,从已进行的研究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利用含磷鲕状赤铁矿石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反浮选工艺、选择性聚团-反浮选、高梯度磁选、超细磨-选择性絮凝(聚团)-弱磁选或浮选、细磨-重选-磁选、细磨-多种重选、直接还原法、酸浸、氯化焙烧-酸浸工艺等,但是,由于鲕状赤铁矿矿石中赤铁矿与石英、高岭石和胶磷矿等嵌连关系复杂,使得这些方法大多存在着所得铁精矿铁品位及回收率低、含磷高,工艺流程长、成本高等问题,虽然有学者采用硫杆菌对所得铁精矿进行了脱磷研究,但脱磷率仅达到42%左右。可以说,目前还未探索出可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利用鲕状赤铁矿资源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有效方法。
为了合理、高效利用含磷鲕状赤铁矿资源制备炼铁用铁精矿,并为我国储量丰富的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撑,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磷率高、所得铁精矿铁品位及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的由含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由含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利用两段磨矿螺旋溜槽+摇床分选技术来处理鲕状赤铁矿,所得铁精矿再采用稀硫酸浸出脱磷,即可获得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合格铁精矿,具体工艺过程是,先将鲕状铁矿石破碎、湿磨至粒度小于0.074mm的赤铁矿占整个赤铁矿的质量百分比的40%~60%,调整矿浆质量百分比浓度至20%~30%,添加水玻璃作为分散剂,用量为0.5~1.0kg/t,充分搅拌,采用螺旋溜槽进行分选,所得精矿经再磨到粒度小于0.074mm粒级的占80%以上后,以水玻璃为分散剂,用量为0.2~0.5kg/t,搅拌分散均匀后,再采用摇床进行分选,所得铁精矿在常温下,采用0.5%~1.5%的稀硫酸溶液洗涤,洗涤时间5~15min,固液体分离后固体为铁精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由含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处理鲕状赤铁矿,能获得品位62%、P含量为0.06%以下的铁精矿。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一、鲕状赤铁矿石的特点是嵌布粒度细、磨矿易泥化,采用阶段磨选的工艺流程,可防止磨矿过程中鲕状赤铁矿石出现泥化现象,有效提高铁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二、分选过程中添加分散剂,有利于分散矿泥,提高了分选效果;三、鲕状赤铁矿石中的磷主要以胶磷矿形态存在,通过磨矿分选处理,所得铁精矿中的胶磷矿结构遭到,采用稀硫酸溶液洗涤可有效予以脱除。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一、阶段磨选的工艺流程中,分选采用重选工艺,工艺简单成熟,成本低;二、对铁精矿进行脱磷处理,处理量小,脱磷效果好,采用0.5%~1.5%的稀硫酸溶液在常温条件下洗涤脱磷,洗涤溶液硫酸浓度低,浸出温度为常温,浸出时间短,成本低,污染少;三、适用于所有鲕状赤铁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TFe为35.27%、P为0.82%的“宁乡式”鲕状赤铁矿,湿磨至粒度小于0.074mm的赤铁矿占整个赤铁矿的质量百分比的40%左右,调整矿浆浓度至20%,添加用量为0.5kg/t的水玻璃作分散剂搅拌,使矿浆充分分散,采用螺旋溜槽分选,所得一次精矿再磨至粒度小于0.074mm占80%左右,添加用量为0.2kg/t的水玻璃作分散剂,采用摇床分选,所得铁精矿采用0.5%的硫酸浸出5min脱磷,可获得铁品位为62.21%,回收率为52.30%,P含量为0.058%的铁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4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