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包装纸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造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737.5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向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多文 |
主分类号: | D21C11/00 | 分类号: | D21C11/00;D21F5/00;C02F1/5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000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包装纸 生产 废水 循环 利用 造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工艺,即再生包装纸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造纸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人们生活中废弃的纸箱、书籍、报纸等加工包装纸、瓦楞纸、鞭炮用纸是造纸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产品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生产中不用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其工艺是制桨、上网、烘干,在制浆、洗网、洗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废水,传统的工艺是将废水不加处理排到厂外,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细小的纸纤维,往往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纸纤维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再生包装纸生产废水污染环境和纸纤维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废水循环利用、不将其排出厂外的造纸方法。
这种再生包装纸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造纸方法,包括制浆、上网和烘干工序,其特征在于,将制浆、洗网、洗毯中的生产废水集中起来,让其流入过滤池,在过滤池的废水入口处,安有浆泵,将废水抽出用于制浆,从过滤池末端将废水用泵抽到过滤沉淀槽,过滤沉淀后进入清水池,然后从清水池中取水用于制浆、洗网、洗毯;过滤池为砖砌长方形,内砌有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隔墙,隔墙和过滤池壁之间安装有过滤门,在清水池内安有清水泵。
过滤门的12条棱边为型钢焊制,门的两面铺有钢网,网孔直径4-12mm,钢网内充填有煤碴,煤碴粒度5-20mm。
在清水池上沿,装有过滤沉淀槽。
过滤沉淀槽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过滤层,过滤层下部为混凝土隔板,混凝土隔板中均匀、间隔布置有条形孔,隔板上铺有尼龙网,网孔8~12目,尼龙网上铺煤碴,厚度10-15cm,煤碴粒度5-10mm,过滤层下部为沉淀槽,沉淀槽内装有齿形阻流板。
在上网工序中,纸机的圆网孔径为90-110目,孔径比一般圆网孔径70目要小,减少了细小的纸纤维的流失。
在烘干工序中,毛毯下面安有2-3个吸水管,吸水管上部有一条纵向的缝隙,缝宽0.2-1.0mm,吸水管与真空泵相连。由真空泵将毛毯和纸内的水份吸出,以保证纸机的正常运行,避免了传统的压辊压干时,将许多细纤维压入毛毯中。
过滤池、过滤沉淀槽和清水池均为露天布置,不用加盖。
本发明将生产中的废水集中起来,动态处理,先进入过滤池,池中的废水可用于制浆,再经过过滤沉淀槽的过滤、沉淀,得到清水,用于洗网、洗毯,由于循环利用,水中的细纤维增多,因此在圆网上,将网孔加密了,在毛毯下部把压辊改为吸水管负压吸水,本发明的优点首先是水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不污染环境,其次提高了产纸率,没有任何造纸纤维的流失,本系统设施简单,过滤介质为煤碴,可就地取材,更换处理用过的煤碴也比较容易,生产中不需要蒸煮、洗涤、漂白、筛选,运行成本低,适于小型、分散的再生包装纸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发明的过滤池和清水池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过滤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真空管的安装图
图中:1、过滤池,2、清水池,3、隔墙,4、过滤门,5、过滤沉淀槽,6、浆泵,7、清水泵,8、角钢,9、钢网,10、煤碴,11、过滤层,12、混凝土隔板,13、尼龙网,14、齿形阻流板,15、吸水管,16、缝隙,17、真空泵,18、泵,19、毛毯,20、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在图1中,将制浆、洗网、洗毯中的生产废水集中起来,让其流入过滤池1,再从过滤池1末端将废水用泵18抽至过滤沉淀槽5,过滤沉淀后进入清水池2,然后从清水池2中取水用于制浆、洗网、洗毯。
在图2中,过滤池1为砖砌长方形,露天布置,内砌有5道横向隔墙和一道纵向隔墙3,隔墙3和池壁之间安有过滤门4,在过滤池1的废水入口处,安有浆泵6,将废水抽出用于制浆,过滤池1的末端安有泵18将废水抽至过滤沉淀槽5,清水池2为露天布置,其上沿四周装有过滤沉淀槽5,清水池2内安有清水泵7。
在图3中,过滤门4的12条棱边为角钢8焊制,门的两面铺有钢网9,网孔直径8mm,钢网9内充填有煤碴10,煤碴10的粒度8-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多文,未经向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4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