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706.X | 申请日: | 200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宗贤 |
主分类号: | F02B45/06 | 分类号: | F02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药 燃料 内燃机 气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热机都是采用煤、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为燃料,经过不断的开采,这些能源渐显紧缺。火药爆炸能产生很大能量,且火药不需外来氧原子作助氧剂,经撞击便会引燃爆炸,所以,如果能设计一种新的内燃机气缸装置,采用火药作为燃料来提供动力,就能发展一种利用火药为能源的内燃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使得采用这种气缸装置的内燃机利用火药为燃料来提供动力。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如附图1-11所示,具有内腔中接触配合有可沿气缸内腔壁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3的圆筒型气缸体1,活塞3上部联接有活塞杆2,其特征是,气缸体1内腔下部为圆锥形底座5,底座5顶部有火药臼10,活塞3下底部有撞击头4,气缸体1腔壁靠近下端部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排灰口11,气缸1腔壁上另装有一送药管9,气缸体1下部套装有气缸套6,并由拉簧7拉连气缸体1与气缸套6,气缸套6套壁靠近上端部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分布有可与排灰口11对应叠合的排灰孔12。
本发明使用时,外部输药装置将颗状火药间歇经送药管9装入火药臼10,气缸套6在旋转凸轮8与拉簧7控制下上下运动,活塞杆2上端联接旋转曲轴,并联动设置为外部输药装置每装入火药臼10一次火药旋转曲轴与旋转凸轮8便运转一周。为使图案清晰,附图1-11省略了颗状火药与旋转曲轴及其旋转凸轮8的运动控制装置的表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气缸套6在旋转凸轮8与拉簧7控制下可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排灰孔12与排灰口11可处于叠合与不叠合两种状态,由此形成滑动式排灰门,当活塞3下行至如附图10所示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行程位置时,旋转凸轮8不向下推动气缸套6,气缸套6由拉簧7控制在上位置,此时排灰孔12与排灰口11叠合,排灰门处于开启状态;当活塞3下行至如附图11所示四分之三行程位置时,旋转凸轮8推动气缸套6处于下向位置时,排灰孔12与排灰口11径向错位后,排灰门关闭,此时外部输药装置经送药管9装入火药臼10一次火药,当下行活塞3底部撞击头4撞击火药槽10中火药时火药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3向上运动,活塞杆2带动旋转曲轴装置作功,活塞3运动到上行程顶点后,在惯性作用下,旋转曲轴经活塞杆2推动活塞3向下运动,当活塞3下行,同时排灰门开启时,压缩气流将上次爆炸产生的火药灰从排灰门排出。由此周而复始,从而循环作功,所以本发明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能使得采用这种气缸装置的内燃机利用火药为燃料来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的俯视A-A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中气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气缸体的左视图;
图6是图4所示气缸体的俯视B-B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中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气缸套的左视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气缸套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本发明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气缸套处于上位置时状态图;
图11是图1所示本发明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气缸套处于下位置时状态图。
图中:1、气缸体,2、活塞杆,3、活塞,4、撞击头,5、底座,6、气缸套,7、拉簧,8、旋转凸轮,9、送药管,10、火药臼,11、排灰口,12、排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与5,本发明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活塞3底部撞击头4与火药臼10凸凹配合制作,当活塞3运动至最下位置时撞击头4能撞击处于火药臼10中的火药爆炸。
参见图4与6,气缸体1腔壁靠近下端部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排灰口11,本实施例为均匀分布四个排灰口11。
参见图7与10,气缸套6套壁靠近上端部同一圆周线上均匀分布有可与排灰口11对应叠合的排灰孔12,本实施例为均匀分布四个排灰孔12。
参见图10,当旋转凸轮8不向下推动气缸套6时,气缸套6由拉簧7控制在上位置,此时排灰孔12与排灰口11叠合,排灰门处于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宗贤,未经张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4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