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已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3031.7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冯穗豫;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失真 数字 声音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数字声音信号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修复已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较好的AD转换器件,在做了AD转换后,不会在回放时感觉到有失真或者说爆音。有些录音设备的AD转换会引起失真,即使是把录音音量调得很低的时候也会出现失真。在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有:
1、在AD转换之前对模拟信号进行抑制处理
该方法将模拟信号在AD转换之前先进行衰减,衰减量可根据设备的失真分界点进行调节。使用该方法的好处是成本低,实现容易,但如果设备的失真分界点较低,即在音量不用太大都可能产生失真的情况下,原始模拟信号就需要进行更多的音量衰减,这样在音量低的地方可能将会产生很差的信噪比,在今后对录下来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情况下,声音小的地方会有很多背景噪声。
2、在AD转换之前对模拟信号进行动态抑制处理
该方法是改进上述方法的不足,其主要原理是使用音量映射的方法来调节模拟信号的音量。简单说就是把低音量进行适当提升,而高音量进行适当衰减,这样,不管输入信号多弱,都可以提升到一个不至于太低的音量范围,而如果音量太大了,就会被衰减,以避免在进行AD转换的时候产生失真。该方法虽然很科学,但在模拟信号上进行该处理花费的成本太高。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常用的避免AD转换中出现失真的方法,但都始终无法解决已经失真的数字信号。有些设备,比如麦克风,在录音的时候,并非是由于到了峰值才发生破音,而是设备本身在低音量的情况下都已经产生破音,对于这种情况,用上述两种已有方法都是无法解决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已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的方法。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复已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 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a.通过判断确定数字声音信号中的失真区域;
b.在失真区域中找出所有失真块;
c.使用正向修正和逆向修正的方法对各失真块的失真样点进行修正。
所述的步骤a中的判断过程为:
(1)对原始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进行统计,找出最大值A和最小值B;
(2)设定一个修正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经验值R,R的取值范围为20~35,根据该值对最大值A和最小值B进行修正,得出最大值修正值C=A-R、最小值修正值D=B+R;
(3)其中大于最大值修正值C或者小于最小值修正值D的样点即为失真样点。
步骤b使用以下具体步骤找出失真区域中的所有失真块:
(1)判断当前样点是否大于最大值修正值C或者小于最小值修正值D,如果不是,则该样点未失真,继续判断下一个样点,直到找到第一个失真样点,该样点为起始失真样点;
(2)找到起始失真样点后继续判断下一个样点是否失真,如果是,则继续判断后面的样点,直到找到未失真的样点,该样点的前一个失真样点为终止失真样点;
(3)从起始失真样点到终止失真样点之间的全部失真样点为一个失真块;
(4)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找出失真区域里的所有失真块。
步骤c所述的正向修正针对的是失真块中前半部分的失真样点,设定失真块包含N个连续的失真样点,N为自然数,前半部分的失真样点指第1个至第 个样点,记当前失真样点为P1,利用其前面的第一个已修正的样点Pa和其前面的第二个已修正的样点Pb来进行修正,以此类推,正向修正至正方向的第 个样点为止。
步骤c所述的逆向修正针对的是失真块中后半部分的失真样点,设定失真块包含N个 连续的失真样点,N为自然数,后半部分的失真样点指第 个样点到第N个样点,记当前失真样点为Pn,利用其后面的第一个已修正的样点Pc和其后面的第二个已修正的样点Pd来进行修正,以此类推,逆向修正至反方向的第 个样点为止。
当N=1时,不做正向或逆向修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得到平滑的样点修正曲线,同时也能很好地消除听觉上的爆音,达到修复已失真的数字声音信号的目的,并且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不高,可用于实时系统和离线系统中。在实时系统中处理时,只需极少的延迟便可完成失真修复操作。而在离线系统中处理时,可以通过细调参数来获得更细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3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