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建立的RFID通信安全机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3025.1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詹宜巨;蔡庆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随机化 drntru 加密 系统 建立 rfid 通信 安全 机制 | ||
1.一种基于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建立的RFID通信安全机制,其特征是:RFID系统初始时,由服务器使用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生成公钥hkey和私钥(fkey,Fp),并为每一个标签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TID,服务器将标识码TID以及贴有该标签的物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存储于标签和后端数据库,将公钥hkey和私钥(fkey,Fp)分别存储于标签和后端数据库,RFID系统的通信认证协议步骤如下:
(1)读写器(Reader)→标签(Tag):读写器从多项式集合Lm中选取一随机数Rr,并向标签发送认证请求Query,同时将Rr发送给标签;
(2)标签(Tag)→读写器(Reader)→服务器(Server):标签接到读写器发来的认证请求(Query,Rr)后,首先也从多项式集合Lm中选取一随机数Rt计算出C=ID‖(RrRt),再从多项式集合Lω中选取一随机数ω,利用公钥hkey对C进行加密运算PID≡pωhkey+C(modq),然后将(PID,Rt)发送给读写器,读写器再将(PID,Rt,Rr)转发给服务器;
(3)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收到(PID,Rt,Rr)后,首先利用私钥(fkey,Fp),对PID进行解码运算:a≡fkeyPID(modq)和C=Fpa(modp)获得C,因为C=ID‖(RrRt),对C进行R1=Z‖C,再对读写器转发来的(Rt,Rr)进行R2=Z‖(RrRt),然后将两者进行异或运算:(R1R2),如果结果为0,则认证通过,再截取g(C,0,63),即可得到标识码TID;否则,认证失败,拒绝接受标识码TID并停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建立的RFID通信安全机制,其特征是:所述的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以NTRU公钥加密系统为基础,将随机化参数Rr,Rt引入NTRU加密系统,使NTRU加密系统成为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随机化DRNTRU公钥加密系统建立的RFID通信安全机制,其特征是:将随机化参数Rr,Rt引入NTRU加密系统的具体方法是对原有加密算法e≡pωhkey+m(modq)的明文m进行修改处理,将其进行C=ID‖(RrRt)变换,
令:ID,Rr,Rt∈Lm,ω∈Lω,选择NTRU的参数p=3,则Lm={m∈R:m的系数在[-1,1]区间},标识码TID为64bits的二进制数,用ID表示,仅占用ID的[ID0,ID1,...ID63],其余的[ID64,ID65,...IDN-1]用于传输随机数Rr,Rt,
定义:令v,u,w∈Lm,将v,u,w用向量表示,其长度为N,
v=[v0,v1,...v63,v64,v65,...vN-1],
u=[u0,u1,...u63,u64,u65,...uN-1],
w=[w0,w1,...w63,w64,w65,...wN-1],
‖联接运算:w=v‖u=[v0,v1,...v63,u64,u65,...uN-1],
g(w,i,j)截取运算:g(w,i,j)=[wi,wi+1,...w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30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