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线性分组码快速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2821.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邹新生;吕勇;周送乐;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短距离 无线通讯 线性 分组码 快速 译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译码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线性分组码快速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纠错编码是数据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正确性的主要手段。线性分组码是得到广泛采用的编码方法。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纠错编码的译码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WiFi、红外、蓝牙技术,它要求译码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译码方法在保证纠错能力的情况下,也要能够保证速度。
对于线性分组码,如果已知信息码m,可得相应的编码码字c如下:
c=mG (1)
其中m=[mk,…,m1]为信息码;
c=[cn,…,c1]为编码码字;
式(1)中的代数运算为模2运算。根据式(1)生成的码字为系统码,其高(n-k)位是冗余码,用于检错和纠错;低k位是信息码。经过传输,接收到的码字是c*。码字c*与码字c相比,可能存在传输错误。因而,需要根据c*做译码。
目前线性分组码的译码主要采用伴随式译码器。这种译码方式大致描述如下:译码时先计算伴随式矢量s=c*[I(n-k)×(n-k)-PT]T,再查询伴随式对应的错误图样,将错误图样从接收矢量中减去,完成译码。
线性分组码的现有译码方法涉及比较多的数学运算,译码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对于硬件实现的译码,需针对每一种具体编码方式做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线性分组码快速译码方法,能够提高译码速度,减少译码的运算量,并使得译码实现方式对线性分组码的具体编码具有通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的线性分组码快速译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于(n,k)线性分组码,采用系统码方式编排,即k维信息码连续排列,(n-k)维冗余码连续排列;此处设定码字低k位为信息码,高(n-k)位为冗余码;
步骤B,对于k维的信息码,生成第一张表格;
步骤C,对k维矢量生成第二张表格;
步骤D,以译码器接收到的码字的低k位组成的数值为索引值,查找第一张表格,并将得到的码字与接收到的码字按位异或,再以异或后的结果的冗余位所对应的数值为索引值,查找第二张表格;如果找到,即得到用于纠正接收到的码字中信息码错误的误差矢量;
步骤E,将步骤D中得到的误差矢量与接收到的码字的信息码按位异或,即完成译码。
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第一张表格中,表格的索引值为信息码的所有可能组合,表格的内容为相应的n维码字;
本发明步骤C中所述的第二张表格中,记k维矢量ei=[0…1…0],其中1出现在第i列,i=1,…,k,其它列为0,生成第二张表格,表格的索引值为ei对应的冗余码,表格的内容为ei。
对于短距离无线通讯系统,编码的分组一般比较小,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单比特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出现多比特错误的可能性相对很小;本发明对译码速度和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后,所述步骤D中的译码器采用限定距离译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凯(广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